趙昀拿起一份奏疏,目光看著噤若寒蟬的臣子,內心忽然升起一股快感,他沉聲道:“今天朕收到一份奏疏,史相自感年事以高,身體不適,所以向朕請辭。本來朕應該挽留,可考慮到史相身體不允許,朕便恩準了!”
這話一出,百官嘩然,李知孝等人更是面色鐵青,心中感到恐懼。
一般而言,朝中高歡要辭官,皇帝都要再三挽留,給足官員面子,可現在距離都愿意客氣一下,讓各人都感到心寒,為史相不值得。
趙昀繼續道:“史相有擁立之功,主政朝廷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既然史相已經決定歸養,朕決議封史相為太師,鄞國公,宅一座,良田五百畝恩養。”
史彌遠主政朝廷多年,黨羽眾多,在朝廷有很深的根基,趙昀擔心史彌遠狗急跳墻,只能以這種方式處理。
朝廷上眾多史黨本來想挽留,不過他們得了史彌遠的吩咐,又見皇帝這樣處理,一時間也無話可說。
這時,趙昀又看向鄭清之,微笑道:“鄭愛卿,史相請辭后,你暫領政事堂,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
鄭清之大喜,他熬了多年,等的就是這一天,于是激動出列,連忙拜謝,“臣謝陛下信任,臣一定不辱使命!”
趙昀微微抬手,“愛卿免禮,莫要讓朕失望。”
鄭清之謝恩起身,趙昀目光掃視眾人,詢問道:“百官可有事啟奏?”
大殿內,眾多官員都低著頭,思考著如今朝局,都不敢輕易表態,殿上沉默一片。
趙昀見此,隨即沉聲道:“既然無事,那鄭愛卿留下,散朝吧!”
……
在眾臣散去后,趙昀走下殿來,“朕已經讓人去叫趙泰,你們陪朕走走,朕要與你們商議聯金還是聯蒙之事。”
趙昀登基以后,朝政一直是史彌遠掌握,如今他讓史彌遠告老還鄉,自己掌握權力,便想要干一番事業。
今天朝堂上百官的反應,趙昀還算滿意,認為史彌遠的事情,已經基本解決,接下來就是扶持鄭清之,與朝中的史黨抗衡,內部問題不大,該著手解決外部問題了。
當下,趙昀與鄭清之出了大殿,來到御花園,趙泰早在這里等候。
趙昀沒有直接談正事,而是微笑道:“趙卿,這臨安比汴京如何?”
“陛下,金人不善經營,加之蒙古年年入侵,汴京以非昔日汴京,而臨安江南水鄉,風景如畫,經濟繁榮,以勝汴京多矣!”趙泰道。
趙昀滿意頷首,“等朕平定天下,便為你們在江南建造府邸,賜予田產,讓你們享受江南美景,富貴榮華。”
趙泰聽了這話,不知道趙昀是另有深意,還是隨口一說。
一般而言,就算是要杯酒釋兵權,也是等到天下統一后,所以趙泰傾向于趙昀只是隨口一說,是宗族家法已經深入他的潛意了。
趙泰連忙行禮,“那臣就先謝過陛下了。”
趙昀微微頷首,走到一處假山前停下腳步,找了石凳坐下,“兩位愛卿也坐!”
鄭清之和趙泰坐下后,趙昀又開口道:“朝廷上的事情,朕已經處理妥當,朕讓你們過來,是想聊一聊北方的事情。蒙古人開的條件,朕已經知曉,現在朕想知道金國方面是什么條件。”
趙泰既然自稱是宋國的細作,便不能與趙昀談條件,而是應該直接亮出金國的底牌。
“陛下!”趙泰當即行禮,“金國現在哪里還有資格和大宋談條件,臣已經摸清他們的底牌,只要大宋愿意支持他們抗蒙,金國什么都可以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