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珊做了一天的魚皮花生,回到家連根手指頭都不愿意動,站了一天的腿,不像是自己的一樣,泡上熱水還隱隱地疼。
潘紅霞哄燦燦去睡了,出來還有興致拉云珊算賬,看起來精力比她女兒還要好。
云珊被她拉著,拿出算盤,算了算今天的出貨量,及營業額,早上賣了135塊,下午80多塊,兩百出頭。
跟之前賣領子差不多,但利潤是壓縮不少的,而且還跟韋家一起分。
利潤大概是營業額的三成,如果一天固定有兩百的營業額,那毛利就到六十塊這樣,兩家五五分,就是一家三十塊,一個月就是九百。
九百塊一個月,對一個家庭來說已經很多了,連干部家庭也沒有九百塊一個月,潘紅霞看到這個賬特別滿意。
但云珊覺得今天之所以能賣到兩百塊,那是因為昨晚韋家母子幾人幾乎通宵,趕了批糖出來,又給她這邊剝好了花生米。
另外這花生是用韋家的花生,不用出去收購,節省了好些時間。但明天以后,能這樣嗎?這晚上肯定要休息好,不能加班的。
哪還能再賣到兩百塊?
現在韋釗沒有了拖拉機,只靠自行車的話,效率就大降低了,這去收花生得跑幾趟,出去售賣也得跑幾趟,只靠韋釗一個人又收又賣的話,估計一天能賣出一百斤就不錯了。
她還想個問題,剝花生米這個工作特別費時間,像她這樣的,一小時最多只能剝五斤,手快的估計能到十斤。
現在除了出去跑的韋釗,有五個人參加剝花生,但這五個人還不能完全把潘紅霞算進來,因為她要帶孫女。這五個人一個上午下來最多能剝百斤這樣,可那手也剝得抽筋了,就算沒有抽筋,那也是又酸又痛。
然后這費了不少時間不說,也給下午的出品限制了上限,人也累得不行。
這除咸干花生和芝麻糖不用剝花生殼,其他兩樣都要,潘紅霞就說,“要不,咱減少一些花生糖跟魚皮花生?”
現在咸干花生還沒有出品,還不知道市場怎么樣,但芝麻糖就沒有花生糖賣得快。魚皮花生是賣得最快的,雖然貴點,但銷量是沒的說的。
這銷量好,肯定不能減少啊。
潘紅霞自己拿算盤算了下,說,“那如果咱一家一天賺二十塊,一個月也有六百塊,也很好了。”
云珊不否認是挺好的,但離過年也就這么一個月時間,自己制作的這些年貨看起來供不應求,那為什么不想辦法多出量,多賺錢呢?
今天的咸干花生泡夠鹽水,并曬了一天,要是放到戶外晾曬的話,得曬個五六天才能干,這時間上肯定等不及了。得借助別的方法弄干,那只能是烘干了,多燒幾個爐灶,把花生放到上面來烘。
韋釗在外面跑了一天,但他并沒有覺得多累,回來就接過來了烘干的活。云有福下班之后也過了建設路那幫韋釗的忙。
在云珊和潘紅霞臨睡覺時,云有福才回來,他一回來就跟潘紅霞提,明天給張主任家拿些年貨過去。
潘紅霞問他,“那咱給主任賣的價錢要不要減些?”
云有福道:“不用,是多少就多少,少了,張主任會不高興。”
潘紅霞點點頭,“行,正好明天咸干花生出來了,也一起給他們家拿去。”
雖然價錢上不減,但可以多加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