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云珊騎車去韋家那邊,跟他們開了個會,說了說自己昨晚的想法。
陳招娣就道:“沒事兒,我年紀大覺少,我睡少點多那剝點。”
云珊搖頭,“咱一個白天已經干十二三個小時了,已經很累了,要是睡眠再不夠,身體很容易垮的。”
韋釗就道:“那讓賣花生的直接送我這邊,也省我下鄉去跑的時間。”
云珊點頭,“這是個法子,但這樣也得有個人在家里守著,給人過稱給人算錢,白白浪費一個勞力。我看這樣,我們可以請個幫忙,也不算請人,就是找個人,親戚好朋友也好,靠譜就行。讓他幫咱收這花生,咱給他一個價,至于他自己收多少咱就不管,讓他從中賺些差價。”
韋雪沒聽明白,“那是啥?”
“那就是,比如咱收兩毛二一斤的花生,他可以下鄉收兩毛錢一斤,那他從中一斤就可以賺兩分錢,一百斤的話就是兩塊。當然他能收到一毛八一斤,那也是他的本事,他可以多賺點。”
“但我們也要跟人家說好,咱要收哪種品質的花生,咱要保證質量,發芽的壞的不收。”
大家懂了,覺得這個法子好,這解決收花生的時間。
云珊又道:“我們還可以收剝好殼的花生,就是花生米,價錢上可以收高一點,節約一下咱的時間成本。”
韋雪擔心賺不了錢,“那要花生米要多少錢?”
云珊道:“那咱現在稱一斤花生出來,但剝出來的花生米是多重。”
等剝好稱出來,大概有七兩的花生米。
“那咱收兩毛八一斤的花生米好了,別人剝也辛苦,當多給點辛苦費。”
大家都沒意見。
就這樣敲定了,接下來就是銷售。
其他的時間成本節省了,出量自然也就多了,量多了,這銷售自然得跟得上。
韋釗讓韋志出來出來賣,他們一人一輛自行車,各去一個地方,分開賣。
云珊看了韋志一眼,這韋家幾個孩子都長得挺壯實的,十五歲的韋志看起來已經是個壯小伙了,他出去賣是沒有問題的,她點了點頭,覺得可以。
韋志聽到自己也能出去跑,既興奮又緊張,“我、我可以嗎?”
陳招娣卻挺擔心的,她嫌棄地看了小兒子一眼,“他數學經常不及格,能算好數嗎?我怕他被騙了。”
韋志憋紅了臉,“那算數只要上個二年級都能算,我都上初中了。”
韋釗說,“沒事,去幾天就鍛煉出來了。”
除了多加一個銷售人員之外,云珊覺得還可以跑一下飯店、供銷社這些單位,跟那邊的采購人員接觸一下,要是這些單位來自己這兒進貨,可是省了不少勁兒。
沒想到她剛這么想,晚上云有福就給她帶了個好消息,張主任那邊嘗了自己家賣的那些年貨后,大加肯定,還跟云有福說,他有朋友是市委招待所的采購,正好那邊也在采購年貨,他打算向這朋友推薦云家的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