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也是元宵節,楊子正本想找祖父聊一下他的計劃的。誰知他被他祖父給趕到城步苗寨去了,理由是他這準女婿過年沒去岳父家拜年,這元宵節要去一趟的。
最主要的是楊子正的正妻沒娶進門就帶了兩個妾室回家,這必須要提前去岳父家解釋清楚的。
這不沒辦法楊子正只好帶著陳炬與姬石平兩人再叫上幾個幫工,帶上一船禮物上了船直殺城步而去。
順著廖水而下不過數十里,然后換到郝水再逆流而上,一直到郝水源頭茅坪八界團,再轉陸路五十里就到了。
這條路線是也是中華郵行開辟的去往桂林的主路之一,另一條是從新寧縣南下桂林,經柳州、南寧,最后經思明府入諒山省正式進入安南。
從高沙市走城步這條線路可省一段時間水路,但是城步至桂林路段卻是多山路,而走新寧路線則無法走水路,要走還得順著廖水往下百里到寶慶府再轉夫夷水去新寧,這就太繞了。
楊子正他們要走水路150里,要走三個多時辰,再加上50里的陸路,這基本上趕到他未來的岳父家要一天的時間了。
其他人都留在了高沙市,不過這里挺好,楊子正沒來得及給他的三個弟子及兩個小妾介紹,但耐不住楊子正的兄弟姐妹多啊。
這不就是十幾個小年輕在高沙市逛了起來,把這里的什么地方小吃,什么造紙廠、印刷廠,琉璃廠,中華學堂之類的逛了個遍,還去看了看晚上會展出的游船,扎滿了煙籠。
在夜幕降臨時,崇禎十三年的元宵節高沙市小鎮舉行了盛大的燈會,還有花船游船,甚至是熱鬧。
周圍數十里的都過來看熱鬧了,為了照顧更邊遠的地方人看花燈,楊家還讓人組織了十條花船在廖水河上游,下游各開出五條,行船二十里,再開回來。
而此時的楊子正一行人剛好趕到了儒林鎮苗寨,結果一在寨前露頭,就有小屁孩在那大喊了。
“中華郵行的少東家來了!”
楊子正苦笑著搖了搖頭,看了眼遠處的楊氏官廳,他們這楊家真是牛人輩出啊。眾人熟悉的楊家將是在山西太原楊家,可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湘南苗人之地也有一個楊家將,而且出不了不少的名將。
唐末五代“飛山蠻”部族首領楊再思兄弟父子,南宋抗金名將楊再興,元代深居赤水峒苗人土官楊正衡、楊通貫父子及其叔侄兄弟,鎮守宣府的明代武將楊洪子侄等。
這些都是城步苗寨楊家的名將啊,關鍵是這楊家僅是名將輩出,還是湘南邊陲多地區的苗王。
楊家是城步、綏寧、新寧、靖州和廣西龍勝等縣市的苗族地區的苗王,號稱是周圍五十萬苗人之首。
當然楊家是熟苗的苗王,跟貴州的生苗苗王是不同的。
所謂的生苗熟苗就是熟苗是漢化的苗族,雖然保持一定的苗族習性,但是文化習俗被漢化了許多。生苗就是未被漢化的苗族,他們依然保持著數千年的苗族文化信仰。
而且苗王有許多的,其實苗王不一定就是全苗族的王,而是周圍一個片區苗族的首領或者叫族長,并不是什么皇帝,有三宮六院之類的,就是一個精神領袖。
而藍家則是苗王兩大助力家族之一,另一助力家族是陳家,以前的藍家與陳家都是城步楊家將的副將,追隨苗王楊家建功立業的。
也就是在儒林鎮是苗王的地盤,但是是由三家族共同管理的,楊家主為,藍家與陳家為輔。
當年楊子正力主開辟安南線的時候,其祖父帶著一幫子人往南確定路線,與苗王一系打交道挺多,當時楊陳兩家都想跟楊子正定婚,可惜楊家與陳家沒有適齡的嫡系女子,只有藍家一個嫡系女子即藍鳳凰。
楊子正一開始很反感,藍鳳凰覺得自己被侮辱與嫌棄,被氣壞的藍鳳凰逮住,兩人打了一架,從此之后越打越親了,每次與安南都要在這里被糾纏著盤旋數日。
楊子正也認了這門親事,不是楊子正堅持要等藍鳳凰16歲完婚,他們早就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