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你們三個做做準備,等我們在這里飛成功之后,你們就帶著東西去南京,立馬來一次飛,然后再展示一下‘開眼看世界’的部分內容,你們去做個演示,這樣你們覺得行不行?”
楊子正覺得這樣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他是不可能再去南京了,南下安南不能再拖了。
“是,老師,維崧一定會做好的。”陳維崧有點興奮的回答,他肯定愿意回去作為主角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
“行,那就先這么安排吧。”敲定了安排后,接下來就是腳踏實地的做實事的步驟了。
因為楊子正說要造能載人的孔明燈,所以很多人都來聽楊子正的指揮。
所以楊子正第一步先是把所有的計量單位全部給規定了,要不然很多的事情沒辦法展開。
像時間的概念其實已經有西方的懷表傳入中國,所以,24小時制,60分60秒制大家很容易接受。
什么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體積單位,容量單位,面積單位,包括時間單位,溫度單位。
楊子正還把之前的制作的一些單位工具是拿了出來,其實中華郵行早就使用了新的長度單位以及部分的使用了新的時間單位及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
至于溫度計,主要是琉璃廠不給力,一直造不出透明度高的玻璃,所以現在楊子正不打算讓琉璃廠生產各種玻璃制品,最多把生產出來的良品用來做望遠鏡及顯微鏡,湊合著用。反正顯微鏡與望遠鏡現在的西方已經做出來了,他也不提及是他發明的,只說是學了西方紅毛夷的。
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他才讓幫他一起做載人孔明燈的人全都掌握了新的計算單位。
然后是楊子正當著大家的面開始畫設計圖,一個板板正正的制作工藝圖紙一出,加上標記的長度、厚度與高度等,現場的人們又學了一招。
反正感覺跟著楊子正做學問,所有的學問都是實的,可測量,可實驗,可實現的,而不是虛的,這是所有的讀書人完全不同的感覺。
除了設計圖,楊子正還邊畫邊給大家講熱氣球的原理,就是利用加熱空氣使氣球飛起來。
為什么加熱空氣氣球會飛起來?因為加熱后的空氣密度變小了,這有一個熱脹冷縮的原理……
好吧,一說就會牽出越來越多的新概念,比如什么是熱脹冷縮,楊子正用了一個最不像的例子就是煮飯,一粒米變成了一粒飯,米更小更硬,飯更大更軟,就是因為加熱后熱脹冷縮的原理。
而密度又是另一個原理……解釋吧,沒辦法了。
熱氣球不難做,一個吊籃,然后一個氣球,加上燃燒室與燃料。
吊籃最簡單,但是也得輕軟的同時要保證牢固。
其次是氣球了,必須要保證不能漏氣。當然是用軟皮了,軟皮怎么來?這個不用擔心,大明的工藝早就能做到了。
最最重要的來了,那就是燃燒室,后世燃燒都是液化氣與甲烷,這個時代不要說生產液化氣與甲烷了,就是收集都不會收。
那怎么辦?只能用木炭了。要做一個束火的燃燒室,保證火不是飄散的,而是往上沖的。
束火說白了就是做一個罩子,那怎么讓火往上沖呢?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人工拉風箱。
把這一套的原理說清楚,大家突然覺得這一點都不難啊。但卻被楊子正嚴厲的告誡這個技術不能外傳,因為這是可以改變戰場的利器,如果讓敵人知道了那就麻煩了。
“老師,你說這大號的孔明燈還有這個作用?”高國印第一個問了出來。
“當然可以,你想,如果我們利用這孔明燈飛到天空,遠遠的就看到了敵人怎么來了多少人,怎么排兵布陣,分別是誰在打頭陣,那你說這不是告訴我方將領這仗怎么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