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遼東呢?建奴開始圍困錦州城,看似大戰也要一觸即發,此時的大明哪還有什么空間來調整來休養?
一門心思搞錢糧也是實在事,本來之前想攻訐科學,攻訐《中華郵報》及楊子正的聲音也被壓下去了。
曾永就在北京跟幾位內閣說了,現在中華郵行在幫大明在安南在湖廣糧食,而朝廷內還有人卻在攻訐《中華郵報》,科學,以及楊子正。那中華郵行只好斷了與朝廷的糧草合作關系,也斷絕中華郵行與朝廷的郵驛合作,讓那些攻訐的人去想辦法去。
一開始內閣還不在意,但等他們回去......
120崇禎我如此努力為什么總有庸臣誤國(第2/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算,發現這中華郵行幾乎承擔起了當前大明朝廷的糧草調度與買賣的一半以上,這可嚇壞了內閣與皇帝,這要是被中華郵行給斷了,那就真出大事了。
“為何會讓中華郵行如此做大的?讓他們掌控了朝廷的糧草調配與交易的要事的?”當崇禎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時,他質問著他的大臣們,他覺得大臣們不會做事,凈把事情搞得越來越復雜,他突有了一種想把所有的大臣換掉的沖動。
范復梓看到崇禎皇帝的那眼神,他心里一咯噔,這多么像崇禎最后一次面見薛國觀的眼神啊。
“皇,皇上,此,此事由裁撤郵驛自始,朝廷的郵驛不通,便由中華郵行代郵,后又因官方的糧草成本不如中華郵行,效率亦不及。每一府一縣往常糧草調度所需所運糧草總價之十之三成,而中華郵行只需一成半便能在更短時期內送達。因此……”
范復梓后面的就沒細說了,不用說了唄,這么容易算的賬誰都會用中華郵行來代郵啊。
“那這糧草買賣又是如何?”崇禎問道。
“中華郵行賺錢之后便在各地大肆購買良田,修建農莊,從北方購買難民為其種田種糧。或又采用與當地鄉紳合作簽定長約,以穩定的糧價購糧,由此,中華郵行幾乎壟斷了湖廣之糧也。且,中華郵行因安南能年種糧三季,便在安南大肆購地種糧。由此,中華郵行之糧為大明之最也,他們亦有糧食定價之能也。”
薛復梓說完便深深的拜了下去。
崇禎聽完之后傻了,就這樣?就這樣把大明的糧草給控制了?
“不行,不能讓中華郵行如此行事,糧草關系賑災救民及戰爭之要也,須得朝廷定之。”
“皇上,此事非當下之急也,當下之急乃洛陽之危,錦州之圍......
120崇禎我如此努力為什么總有庸臣誤國(第3/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朝廷此時動中華郵行,引起中華郵行之反抗,朝廷將斷糧斷郵,行之更難矣。”張四知站出來替范復梓扛了點壓力。
“……廢物,你們統統是廢物,一國之糧草竟讓一個商行所控。”崇禎憤怒的甩袖而去。
他悲啊,想他崇禎夠努力了吧?怎奈有一批又一批的庸臣誤國,不務正事,整天只知黨爭奪權。
科學,科學,之前他還以為是治國之道,誰知道卻悄悄的在禍國亂民,早知道就把科學掐死在萌芽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