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我召了海量科學學子去大明朝堂呢?”方以智反問?
“你……”茅破虜苦笑搖頭,覺得方以智實在是太固執了。
“放心,我方以智做事是有底線的,不會出了我個人的私欲去破壞大都督的利益,不會觸碰中華郵行郵數十萬人的利益。”方以智堅定的說道。
……
兩人不知喝到幾時,反正第二天兩人還依然做著該做的事,不再提昨晚之事。
楊子正見了也是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說,算了,說當沒事就當沒事。
這些天一些事讓安南各方都極度注意中華郵行,那就是海上的難民船一船接一船的運人過來,仿佛沒有盡頭一樣。
這些災民哪來的?還不是李自成給造的。
雖然不是軍隊,但大明人這樣來人也引起了各方的不安,之前中華郵行報給安南各勢力大明人在安南的人數是二十來萬,這些日子恐又來了數十萬了吧?
楊子正也是趕緊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當前的工作重心中安置大明來的災民,以有‘配合’安南王與西定王對災民的清點。
當然,這個‘配合’就是如何最大化的隱瞞人數,之前報給他們的人數是二十來萬,但是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百萬,可見中華郵行偷偷摸摸的隱瞞了多少人。這次依然是要隱瞞的。
當下所有的災民來的到是巧了,剛好可以安置在之前占領了隆平王的地盤上。
對于這一現象,楊子正是悲喜交加,喜的是大明人越多,以后越能穩住安南的局勢,況且當下安南本國總人口也不過三四百萬,大明現在來了一兩百萬了,剛好可以對半對半。
悲的是,這一下子來這么多人,要解決吃住及工作的問題,這是一個挑戰,之前準備好的錢糧是為了戰爭準備的。
今年的作戰計劃肯定是不可能推遲的。
最后眾人一商討,只有一個招數,那就是盡快戰爭,這樣占的地盤越多,安置的大明災民就越多。
“方參事,去年底你與安南王商議好了,那就再派你去穩住他,讓他按計劃行事,開始吧。”
“是,大都督,方某這就去。”
“各位,戰爭開啟了,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再做仔細一點,有漏洞的補漏洞,沒有的加強思想工作。”
楊子正最后下令。
不能再拖了,再拖就會失去戰機了,因最遲到了1645年,中華民軍就必須北上,再不北上這滿清就會在北方穩住了陣腳,那是就更難了。
只要中華民軍一北上,基本上這中南半島的戰事必須停下來,而且政局還要穩定好,能源源不斷的給中華民軍輸血。
也就是說,現在滿打滿算四年時間,四年時間能不能統一中南半島,還要震懾著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