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宿舍每一家每一戶的格局都是相同的,有點兒像火車皮。
進去之后雖然是三間房,但是是直通的。
外面倒是有個院子,院子里一般都是蓋了一間小廚房,另外一半的院子,還能種一些蔬菜什么的。
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一個格局。
大伯雖然是廠里的干部,可是總是發揚風格,于是自家反而沒住上樓房,這個平房已經住了二十幾年。
總體來說,這個地方對于馮慧珍來說非常熟悉,因為大伯后來升任廠長之后,就搬離了這里。
那會兒廠里給分了兩室一廳的房子。
后來兩個表哥也都到了外省當了干部,后來搬到哪里,就不知道了,畢竟后來自己和大伯他們家,基本就沒有來往。
來到小院門口,敲了敲門。
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午飯時間,她能聞到周圍院子里傳出的香味。
不由得覺得有點兒不合適,這個時間上門兒,就有點兒蹭飯的嫌疑。
琢磨了一下,從空間里拿出了一些蔬菜。
這會兒天氣還熱,就算是他們村兒里自家自留地里,也種了不少蔬菜。
拿了五六根兒黃瓜,七八個西紅柿,而且還拿了兩個黑面的饅頭。
看起來倒是挺像那么回事兒。
“誰啊?”
開門的正是馮建國,也就是馮慧珍頂替下鄉插隊的那個哥哥。
一看到馮慧珍,顯然對方沒有預料到。
臉上露出了吃驚的表情,看到馮慧珍手里拎著的菜,急忙招呼人進來。
“媽,慧珍來了。”
前兩天聽說這個表妹因為不想下鄉插隊,給跳河了。
他當時也后悔極了,自己不想下鄉插隊,別人憑什么要會想插下鄉插隊呀?
無論怎么樣,也不能把人逼死。
他比馮慧珍也就大個三歲。
回來聽母親說馮慧珍已經同意下鄉插隊,他怎么想都覺得是不是母親威逼人家。
本來還想著回去見見這個堂妹跟人家說一說。
要是真不愿意,自己不勉強。
可是誰曾想他媽第二天就去街道上報了名,現在連名單都貼了出來。
讓馮建國是又氣又惱,可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說。
現在看到馮慧珍,他真的覺得有點兒理虧。
吳玉芬正在廚房里炒菜,一聽說馮慧珍來了,也嚇了一跳,可是正在火上,也放不下鍋鏟。
馮慧珍自己倒拎著黃瓜,西紅柿直接進廚房。
“大伯母,我今天到縣里掛面廠找了個臨時工,所以晚了到您家里蹭個飯,找您說點事兒。”
“我媽讓給您帶了點兒黃瓜,西紅柿,咱家也沒啥好東西,就這地里自家種的,給大伯母和大伯就當添個菜。”
這話說得敞亮吳玉芬倒是沒發覺,以前沒看出來馮慧珍是個這么爽利的人,現在人家這話說得吳玉芬自己都覺得喜歡。
“你看你媽客氣的,家里又不富裕,干嘛還往縣城里拿菜呀?我們院子里也種著呢。”
“來你大伯和大伯母家,還客氣什么呀?快洗手,伯母這個菜炒完,咱就能吃飯。”
吳玉芬想著得多炒一個菜,不然的話怕不夠。
家里都是大小伙子,上班兒回來,誰不要吃飯呀?
自己又沒有算到馮慧珍能上門兒,所以這飯還真不夠。
馮慧珍倒是二話不說,上手就把黃瓜洗出來拍了。
“大伯母,您炒您的菜,我把做一個蒜拌黃瓜。也算是添個菜,我來的時候,帶了兩個饅頭。您給我在鍋上熱一熱。”
這意思就是不占人家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