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遠把毛巾扔給弟弟,一扭身挑開簾子鉆進屋里。
“哎呦喂!聽說來客人了,誰來咱們家了?咱們家這么多年可沒什么親戚朋友,居然還有客人來咱們家!娘誰啊?”
馮志遠滿臉流里流氣地走進屋里。
這些年在村子里,他一向就是這個樣子,也就是靠他這一副二溜子的德性,才震懾住村子里不少的盲流和二流子。
省得老往他們家院子里湊,畢竟寡婦門前是非多。
家里的幾個孩子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在盡力地保護著這個家。
馮志遠就是其中之一。
劉老太太一見馮志遠差一點嚇得跳起腳來,這個外孫子當初像是餓狼崽子一樣,差一點沒把他們老兩口給吃了。
至今還記得當初老頭子綁著馮志遠送給別人家的時候,馮志遠惡狠狠的眼神像是看著仇人。
老太太來之前,其實心里也發怵。
別人都不擔心,自己閨女自己清楚。
再厲害再爽利的一個人,到底心里也舍不得他們老兩口。
當父母的怎么能摸不透孩子們的脾氣。
只要她這個當老人的能態度軟化下來。
閨女肯定不至于非得要和他們斷絕關系。
自家閨女那是吃軟不吃硬。
打小就是這樣。
老頭子去了家里唱黑臉的自然沒有,她這個當娘的一向在家里表現的是疼愛孩子們。
孩子們對她這個當娘的,多少也會有不少溫情。
沖著這個老太太才敢上門的。
上門來自然是為了利益,這年月日子不好過,兒子又沒出息。
就靠地里刨食,一家子還吃不飽。
想指望大女兒和小女兒?
兩個閨女嫁出去,性子雖然包子,對父母言聽計從。
可是架不住女婿是拿得定主意的人,這些年女婿看得緊,他們老兩口無論是用什么辦法,什么借口,人家就是不搭理。
兩個閨女就算是能省下口糧,可是又能省下多少?
偷偷摸摸名不正言不順。
幫不了什么大忙。
有了劉翠花前車之鑒,兩個女婿也發話要是他們這當老丈人,丈母娘得再拎不清楚。
可別怪他們也和老丈人斷絕關系。
要是兩個閨女,再敢胳膊肘往外拐。
別怪他們當女婿的直接離婚。
兩個閨女一聽離婚,早就被嚇住,哪還敢往娘家搬運。
兩個扶弟魔也算是徹底歇菜。
老爺子去了之后,這個家里日子更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兒子撐不起家業,好吃懶做,現在在地里干活掙工分兒,可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又生了一堆的孩子。
老太太本來也沒指望過劉翠花,一個寡婦帶著五個孩子過日子,能過得強到哪里去?
指望劉翠花還不如指望其他兩個閨女。
結果沒成想前兩天聽到有人傳來話,說是閨女家的大兒子和二閨女,居然到了城里掛面廠當了工人。
一開始她還不信,可是誰讓村里有人在掛面廠上班兒,人家說得活靈活現。
還說他們家工作指標那可是劉書記親自開口的,還說是劉書記和他閨女家算是干親。
認了最小的閨女當干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