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也知道這個道理,故而只能是強撐著起身,皇帝駕崩之后,皇后妃嬪都要立馬摘下首飾脫掉華麗的衣服,太后帶頭去了首飾華服換上了素服之后,外面的禮部官員便請太后等出門了。
隨后便跟隨禮部官員的指引,天家王室需要從西華門開始哭喪,一直進入靈堂,此時禮部已經為太上皇沐浴更衣,裝入事先準備好的棺槨之中,送到了幾延殿中。
幾延殿布置妥當,太后等人也趕到了西華門,根據禮部官員的引導,到何處該走,到何處該停,到何處該跪,到何處該哭,哭多久,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光是天家如此,后面所有來祭拜的官員都是如此。
到了幾延殿外,另有禮部官員為諸位王爺世子,公主郡主的發放斬衰,就是麻布做的喪服,這個時候方才能進入幾延殿內守靈。
太后進的殿內,早已是哭成了淚人,李妙錦和皇后拼命攙扶著這才拖著她走了進來,只是一看到太上皇的棺槨還是忍不住就要撲上去,好在皇后和李妙錦攔得快。
永熙帝此時并不在幾延殿內,他要和內閣包括五軍都督府的五位都督還有禮部官員一起商討一些重大的事情,比如說陵寢啊,禮部給太上皇上的謚號啊這類事情。
等到一切都商議定了下來之后,永熙帝這才來到了幾延殿,自然也是少不了哭靈的,皇帝跪下來一哭,誰還敢站著傻樂紛紛的都是跪下痛哭了起來。
又是好一番勸住了,這才作罷,這個時候也可以叫皇室和勛貴們進來治喪了,皇后等人攙扶著太后等退后了,又傳了誥命女卷進來哭靈,賈母等人這才跟著進來哭了一回,隨后陪伴在太后身邊,一是勸慰,二也是指點太后一些不懂的地方,畢竟能跟太后搭上話的,基本上也都是賈母這樣的老寡婦了
王夫人邢夫人這樣的低品階的誥命是沒資格進來哭靈的,只能是在外面跟著哭一通,隨后被安排到別的偏殿等著一會兒還要哭
誥命們完事兒了,便都輪到皇室進來上香哭靈,并沒發生什么特殊的事情,雖然永熙帝這幾個兄弟都是恨他恨得牙癢癢,個個恨不得把彼此的狗腦子打出來
不過到底是太上皇龍馭賓天的大日子,故而一個個的還算是老實,進來嚎啕大哭一陣,跪在地上想起來自己距離皇位僅一步之遙,結果全給老四做了嫁衣了,難免說些怨憤之言,都是天家人,大家也就裝作耳聾眼瞎看不到了。
而門外的束手而立的賈璟卻是微微一蹙眉頭,看向那些王爺,雙眼微瞇,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子不妙的味道
這些王爺們或許是宣泄完了,便老老實實的站到了天家人行列之中,其中義安親王李壅是永熙帝的十七弟,太上皇第十七子,與老二寧王李塹,老四永熙帝李堃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其中最受太后喜愛的便是這位小十七,故而此時太后正是傷心之時,難免的拉過李壅哭的不能自已,兩人說著些什么,站在門外的賈璟眉頭不由得皺的更緊,他看向一旁的永熙帝,卻似乎并無何表示的樣子。
這些王爺都走了之后,這才輪到勛貴進來哭靈磕頭,也正在這個時候,成國公之孫李必也趕了來,成國公臥床不能起,所以他代成國公來磕頭哭靈。
李必并三位國公磕過了之后,賈璟這才進來磕頭,這個時候賈璟其實已經收拾好了心情了,不過這種玩意兒面對公眾的時候,該做的戲還是要做全套的。
所以賈璟還是不出意外的撫棺痛哭,惹得眾人又是一陣感同身受,堂上一時悲傷無兩,連太后都不得不承認,太上皇果然沒白疼這個小子
堂上一時間止不住的哭聲一片,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