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張硯除了再得了三條妖筋的功勞之外,還討了一個方便。那就是從今往后,他只要還在魚背山一天,魚背山上的玉山果他就能每天有得吃,每天兩三枚!蒸煮隨意。
這可不僅僅是滿足了口腹之欲,更是讓張硯多了一個穩定的靈氣獲取途徑。至少在之后的一年半的時間里他不會缺了玉山果吃。
孔明燈、八卦陣、滑輪匣子,這三樣東西先后出來之后,張硯在魚背山要塞里就算徹底混成一個誰也不管的“特殊”存在了。除了必要的巡邏八卦陣之外,基本上很少會有事情找上他。也讓他多了很多靜心修行的時間。
但關于修為的精進,也著實讓張硯一直驚喜連連。
初來乍到又無靈氣對比的情況下張硯還不覺得,但自從他自己一晚上就吐納完成了氣旋的形成,這就讓他預感到自己來到的世界與地球曾經昌盛的傳說時代都不同,光是靈氣方面就絕對濃郁很多很多,至少在龍虎山的典籍有記載的那段傳說時代一定如此。
這個判斷也不是全是張硯的推測,他在周圍也是能找到實證來佐證自己的這個判斷的。最直觀的一點就是周圍即便是普通的軍卒,包括張硯自己,力氣都比地球上同體格的人大得多,地球上的舉重世界冠軍在荒天域也算充其量算個“有些力氣”的人而已。
而按照龍虎山對于靈氣的歸納,生活在靈氣充裕的地方,即便不修行,也會因為長時間的受靈氣滋養而產生肉身強度上的增益。身體強壯、力大、魂魄凝實。
當然,荒天域的靈氣濃郁是一方面,張硯這具身體的修行天賦同樣讓他驚喜不已。
張硯自己用萬相珠里的秘法簡單的測了一下,他這具身體的修行天賦已經達到了浮光四顯的地步。一顯浮光便是有修行的天賦,二顯表示天賦尚可,三顯就能稱為天才,而四顯可算妖孽,最高為五顯乃是傳說中的天賦。
所以張硯四顯浮光的天賦雖不說最頂級,但也是世間少有的修行妖孽了,所以再加上荒天域的靈氣環境他才可以一晚上就完成氣旋的塑造,抵得上一般修士半年甚至一年的修行所得。
如今半年過去,張硯已經實打實的進入了引氣境中期,正朝著后期大踏步的前行。
當然,修行不單單只是吐納靈氣,還需要習練術法手段。
之前從萬相珠里得到的《五行氣盾》和《引氣劍訣》早就被張硯作為下苦功的范疇。
《五行氣盾》的基礎就在于感受天地靈氣中細分出來的五行元氣,然后依照每一種元氣的特性用術法手段凝聚成盾。
而《引氣劍訣》算是引氣境里諸多術法里最具攻擊性的一門手段了。單獨靠凝氣成劍張硯還辦不到,他的氣出體一尺便會消散,效果無法發揮。但配合萬相珠化出的桃木劍那就效果不同了,微微放光之時還有寸芒鋒銳吞吐,一劍下去,不論巖石還是生鐵皆如豆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