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造船廠
最近兩天,溫州商人聚集在府衙門口,大有衙門不給說法就不回家的勢頭。這兩天不光瓷器商人來衙門口靜坐,就連一些有名的絲綢、釀酒商也跟著來湊熱鬧。溫州許多瓷器店,都是合伙經營的。例如一些瓷器商,將一些閑錢投資到絲綢布匹上邊,同樣,絲綢商人也會入股瓷器行。總之,溫州商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批青瓷關系到太多人的利益了。
陳通判和趙同知已經待在衙門好多天沒回家了,商人們就堵著門口靜坐,這可如何是好?實在沒轍了,陳通判和趙同知一起去后衙看望下榮艾,說是看望,其實就想看看榮艾是不是裝病,只要榮知府還能干活,這口鍋就得分給他一點。
后衙臥房內,榮艾愁眉苦臉的嘆著氣,他躺在床上,手里捧著本書,只是注意力完全不在書上。上萬件青瓷啊,整個溫州瓷器商要積攢多少年才能攢出這么多青瓷?就這么一下子,青瓷全沒了,別說溫州商人著急,榮艾也很著急,要是找不回青瓷,溫州商人遭到毀滅性打擊的同時,溫州府收的商稅也將銳減。此時,也會成為他榮艾政績上的一大污點。
溫州商貿發達,種類繁多,但主要集中在造紙、瓷器和造船上。尤其是造船和瓷器,幾乎占據了溫州府商稅的一大半,由此可以想象這上萬件青瓷對溫州府經濟是什么樣兒打擊了。
正琢磨著青瓷的事情呢,房門被人推開,一個中年女子慌慌張張的走了進來,“哎呀,老爺,你怎么還在看書?趙同知和陳通判過來了!”
“啊?”榮艾當即一驚,將書往褥子一掖,趕緊躺在榻上,雙手一攤,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或許是因為這段日子一直發愁的原因吧,榮艾臉色有些蒼白,再加上他這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倒是裝的七八分像。榮艾躺下沒多久,陳偉林和趙新遠就走了進來。
“參見榮大人,兩日調養,大人身子可是好些了?”趙新遠行了一禮,嘴上問候著,只是眼睛一直盯著榮艾仔細打量。只見榮府尊臉色虛白,渾身無力,一點都不像裝的,真是要命,榮知府真的病了啊。一看榮艾這模樣,趙新遠就暗嘆口氣,看來這分鍋的想法是實現不了了。
榮艾有氣無力的說了幾句話,也就半盞茶功夫,榮夫人便苦笑道:“二位大人,郎中囑咐過,要讓老爺好好靜養,你們看.....若是沒什么要事......”
“......”趙新遠和陳偉林對視一眼,他們哪能不明白啊,榮夫人這是在攆人呢。兩位大人垂頭喪氣的離開后衙,這時派去行館的人也回來了。如今溫州府內能幫忙分鍋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榮知府,另一個就是副按察使蘇大人了。榮知府這邊沒指望了,蘇大人應該沒問題吧。可派去行館的人一臉菜色,苦著臉說道,“二位大人,蘇大人一大早就離開了行館,小的問過行館侍衛,他們也不知道蘇大人了去哪兒了。”
趙新遠眉頭一挑,兩只手不斷抽搐,他現在真想罵人。這位蘇大人猴精猴精的,躲得倒是挺快的,蘇大人這一躲,八成是好幾天不回行館了。
“哼,想躲,哪有這么容易?派人查,搜遍溫州,也要把蘇大人找到!”趙新遠真的發狠了,外邊商人給的壓力越來越大,你們都想躲著?哼,本官不好過,那大家都別想好過。
溫州碼頭以東,龍灣兩岸,此處便是江南有名的溫州造船廠。蘇瞻一大早溜出行館后,便喬裝打扮,帶著人來到了造船廠。
當初在南京城的時候,蘇瞻曾經跟著小公爺徐鵬舉去南京龍江船廠走了一圈。龍江船上,第一個印象就是大,真的很大,船塢林立,水位很深。可如今的龍江船廠,也只剩下一個大了。龍江船廠在早年間,可是專門制造寶船的,大明朝吃水位深的大型戰艦幾乎都出自龍江船廠。可以想象,當初的龍江船廠是何等興盛,可惜,到了弘治年間,龍江船廠早已經破敗不堪。當時走進龍江船廠,除了感覺到大,剩下的就是荒涼。龍江船廠所轄四十多個船塢,三十幾個小型船廠,分別制作龍骨、船帆、繩索、甲板等等,船工匠人十余萬,可現在已經衰敗不堪,好多小型船廠瀕臨倒閉,工匠們沒有活,沒什么收入,吃飯都是問題。一些工匠實在扛不住,偷偷摸摸的干些別的私活,南直隸衙門對此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去過龍江船廠后,再看溫州船廠,又是另一番光景。溫州船廠比龍江船廠規模小了許多,船務也小,造的也都是些小船和商用貨船。可溫州龍灣船廠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隆冬時分,各個船塢里都是揮汗如雨的工匠,雖然辛苦,雖然勞累,可他們面帶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