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降落在休斯頓哈比國際機場的時候,維羅妮卡已經在停機坪等著夏嵐了。在前往約翰遜航天中心的路上,維羅妮卡并沒有談及更多關于接下來工作的事情。反而熱情的和夏嵐談起了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以及他們就在德州的農場。
雖然夏嵐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維羅妮卡真誠的熱情,但是對北美文化里“family”和“friend”的理解,還沒有那么深刻。她只是不住的微笑點頭,維羅妮卡也沒有在意。
車子停在了約翰遜航天中心一間高大的倉庫門口,在倉庫里一群穿著防塵服的科研人員正圍著那個巨大的渾身金光閃閃的“詹姆斯.韋伯紅外空間望遠鏡”。
盡管夏嵐已經在學術期刊和資料中見過了這座人類歷史上最先進也是最昂貴的空間觀測設備,但當自己親身站在這座足有一列火車皮大小的望遠鏡前時,還是被人類的智慧和工業技術所深深震撼。
和在軌的“哈勃二號”和“楊戩號”這種可見光波段空間望遠鏡不同,它并不是一個圓柱形的鏡筒插上兩片太陽能帆板。而像是一艘單桅的帆船,船帆的位置就是它那個由18片鍍金六邊形鏡片拼合而成的主反射鏡。船身裝著核動力電池、控制系計算機和天線。
船身上也鍍上了一層黃金,因為它除了裝載設備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太陽光擋板。“韋伯號”是一部紅外波段望遠鏡,如果要探測低溫紅外輻射就必須避開太陽系最大的熱源——太陽。這也就是為什么它必須運行在地球陰影后邊150萬公里的l2拉格朗日軌道的原因。
在夏嵐的眼中,就算把這座金燦燦的望遠鏡放到盧浮宮作為藝術品展出,那也沒有任何違和感。
此時,在拼盤一樣的主反射鏡上,六邊形的鏡片已經少了幾塊。它們已經被工程師拆了下來,放到了一旁的推車上。維羅妮卡帶著夏嵐走到了那些有汽車風擋大小的六邊形鏡片前。
“看看這些鍍著24k黃金的反射鏡片,都沒有用了。它們的鏡面弧度是設計用于觀測135億年前那些傳到地球的紅外線的。”
維羅妮卡又帶著夏嵐走到了另一邊的一張大桌前。桌上放著幾面還沒有被鍍上黃金的鏡片。
“這些是我們根據計算做的新的反射鏡。通過實驗以后,選擇效果最好的就可以裝上望遠鏡了,再調整一下鏡片和三級反射鏡。就可以發射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工作。”
維羅妮卡指向其中一塊。
“嵐,這塊是根據你的數據制作的。”
夏嵐看著那塊如水晶一般的鏡片感嘆道:
“你們這么短時間就重新制作了這么多鏡片?”
維羅妮卡在胸前畫了一個十字:
“嗷,感謝上帝。在平時,nasa多用一分錢預算都有繁瑣的審計過程。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國會那幫老爺們終于不再斤斤計較了。”
夏嵐環顧四周,這間巨大倉庫里所有的實驗設備、工具和材料幾乎都是嶄新的。這么短時間內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以想象的。她不禁感嘆道,
“你們的工業生產能力真是令人嘆服啊!”
維羅妮卡又露出了驕傲的笑容,只是這個笑容非常真誠:
“當然啦!你可別忘了,我們平時生產一艘航母需要8年,但是二戰的時候只需要8個月。”
在地球的另一端,歐洲航天中心的沈曼綾正和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圍著三顆巨大的x光波段探測衛星緊張的工作著。沈曼綾在電腦前核驗著數據,雖然只是梳著簡潔的馬尾,身穿的也只是樸實無華的衣褲,但從她的舉手投足間依然散發著濃濃的東方女性的婉約溫柔的氣質。
“哦,曼琳。真是抱歉。只能讓你在這樣的地方加班工作。”戴維斯拿著兩杯紅茶走了過來。
沈曼綾接過那杯還冒著熱氣的紅茶。
“這沒什么的,馬洛。所有人不都在這樣工作嗎?”
戴維斯看了看倉庫里三顆和倫敦街頭雙層公交車差不多大小的衛星:
“希望主能保佑我們,這些衛星能給我們帶來些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