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者里,有人販子,有游家,有村民唯獨游略,身上一半流著罪惡的血,另一半卻流著謝家的血。
甚至還是謝家唯一的香火傳承。
紀錄片里有說到,認回謝家后,游略確實也改姓了謝。沒有珍惜罷了。
所以兩位老人的態度再矛盾,再遲疑,甚至反感和憎恨,游略都是可以理解的。
也正是因為對母親和老人的尊重,他才沒有在這時拆劉君的臺。
一頓飯吃得很沉默。
幾乎都是劉君在說話。
游略在回家前就已經看見了母親給他發的微信,說是前因后果都已經和老人家講清楚了。
他還特地問了下那兩封信劉君是怎么解釋的。
母親回說沒見到過我的信,錢也不是她寄的。
哈。
游略覺得這實在是很拙劣的借口。
但母親說,既然她敢這么解釋,就說明她一定做了相應的準備,沒證據的情況下,謝姥姥謝姥爺從不會去惡意揣摩一個人。
那行吧,這確實是很美好的品質。
母親能養成如此堅韌且善意的三觀,也是家學教養。
不能因為人家沒跟自己一樣刻薄多疑,就去輕易指摘。
游略把一盒熱粥推到謝姥姥面前“紫米粥,我媽說您喜歡喝這個。”
在謝慈君的指導下,桌上點心一樣樣擺出來都是老人家吃慣了的。
閨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雙親的飲食喜好,這一下又差點讓謝姥姥紅了眼眶“以前你念中學的時候,還總抱怨說早餐天天都是紫米粥,不愛吃里頭的紅棗,偷偷挑出來放回鍋里被我罵”
“那時候小不懂事。”
謝慈君笑笑“后來游略念中學,我也監督他吃紅棗。”
哪有這種事。
他上中學都是住校的,很少在家吃飯。
游略點點頭“嗯,紅棗益氣養血。”
“你把他養得很健康。”
謝姥爺說“我來的路上聽同和說,他書念得很好啊,是個聰明孩子。”
同和就是閻同和,游略未來的研究生導師閻教授。
謝慈君想了一下“爸,都忘了問,你們怎么會找到游略的老師那里去的”
“哦,是小君幫忙聯系的。”
謝姥爺說“她跟同和是老同學了,當時著急,也沒個聯系到你們的途徑,正好聽卿云說起了這層關系唉,也是病急亂投醫,回去該給人家賠個禮的。”
向卿云下意識看了游略一眼。
事實上,閻教授還跟游略道歉了。
游略神色自若,仿佛壓根就沒聽到這些話。
“慈君,我看你們好像在收拾搬家,你這次要不跟我們一塊兒回去,搬回津城老家住”
劉君在這時開口“馬上就要放寒假了,我讓阿姨把游略的房間也收拾出來,到時候正好”
“我馬上就去杭城實習了。”
游略禮貌回絕“就不必考慮我的住處了。謝謝。”
劉君微怔,用笑容帶過方才那一瞬間的尷尬“那慈君你”
“我跟游略一塊兒去杭城。”
謝慈君的語氣很禮貌“等空下來了再回家陪陪爸媽。”
“你,這是去陪孩子實習”
“去杭城采采風,那邊比較好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