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書“實-名舉-報信”根源、出處、解釋——但更多的,則是針對大學興辦經濟之革新的弊端開炮,通篇言簡意賅,文采斐然,頗有古風,卻字字如刀鋒,一句一帶血,其意之犀利,令人觀之不禁膽寒心痛,仿若自己被利劍刺中,惶恐惴惴不安,為己身,為學校,為形勢,為……文報的作者。
署名毫不隱諱,楊景斌!
所在學院,工作性質,職務,年齡,都寫得一清二楚。
本來這類批判性的開炮文章,在京大校園,尤其是三角地,并不少見。但楊景斌的身份、職務,注定了他親筆書寫的文報會引發更多人的好奇,引起更大的反響。更何況,這兩紙文報,內容寫得極為敏-感,大膽,震撼,刻骨入人心。
其中所舉實例之人,名不響,位不高,權不重,偏生此姓徐名先進之人,以芝麻官帽,盈盈小職,肆意斂-財,行權跋扈,明目張膽,囂張無忌。
文報中極具震撼性地指出:“窺一斑而知全豹,殿堂學府之地有此惡行,國之它處何如?逢此事例,舉則無證,忍則無明,大學之道,便似教人以權為重,育人以利為先,涓涓清流入學,渾渾惡垢淌出,小則害人,大則誤民,重則羞國-體,亡則傷國-本……
京大師生瞠目結舌。
小人為害倒不足以令人震驚,關鍵是小人何來?
楊景斌這一劍,傷的不是個人,而是整片天空。
一石激起千層浪!
曾有知名學者言“京城大學無小事”——近代以來,京城大學出過太多舉世震驚的大事。
也正因此,京大人引以為傲,京大人向來清高,敢于藐視一切,肆論一切,真真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蕩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慨!
聞聽消息,校領導們驚得魂不著體,匆忙開會討論應對之策,又不敢、不能撕掉那兩張文報——京大盡是佼佼學子,欲蓋彌彰、此地無銀的愚蠢行為,只會把事情越描越黑,起到相反的作用,激起學生愈發高漲的風發意氣。
楊景斌,這是一竿子捅破了天啊!
他怎么可以這樣?
太不顧全大局了!
聽聞消息的吳勤貴,匆匆離開家門之前,連連長嘆了三聲:“景斌啊景斌,你何苦至此?”
楊景斌這一劍,最為狠戾之處在于,他的劍氣挑開了所有人虛偽的假面具,讓所有憤怒他行為的人,都不能開誠布公地去指斥他、反駁他——文報中還有這么一段鏗鏘字句:“倘遇不公,行正道而為之,則一路一坎一彎,終讓你回原點,再問你一聲,又如何?若沖冠拔劍,以血淌路,又叱你有正道而不行,何故意氣匹夫用事,目光短淺傷大局……奈何,奈何?我該如何?”
句句在理,句句狠。
一字一句醒人心。
是啊。
世事如此,歷來人間多無奈。
短短兩三個小時,事件便飛速傳播,發酵——京大校園內,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討論楊景斌,討論那兩紙文報的內容,討論由此引申出的各種危險敏-感的話題,更有甚者,已然開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以筆為刀,以字為矢,熱血沸騰地要書文張貼聲援楊景斌,更有人振臂高呼,號召大家聚集在三角地,誓死保護那兩紙文報不受破壞,還有的,則開始考慮團結起來做些什么……
校方的反應速度相當快,到底是老牌名校,且對于這類事件的處理、預防、控制,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迅速向上級報告,教職工緊急開會分派任務,各院系師生開會,教職工進入宿舍與學生談話,請求警方增派警力進駐等等,諸多措施并舉。
就在整個京城大學里,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偏偏還沸騰著滾燙的青春熱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