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遠快餐店開張當日,沒有搞什么鑼鼓喧天的歡慶儀式,沒有邀請賓朋前來道賀,只是大清早在門口點了一掛長鞭熱熱鬧鬧,然后在門上貼了“開業大吉”四個大字。
也沒有什么開業大酬賓、優惠之類的活動宣傳!
所謂快餐店,其實本質上就是把三輪車小攤擴大,固定到了一間店面房中而已。
很多人在好奇之余,進店或者路過從外面往里看了看之后,都禁不住發笑——什么破快餐店啊,只賣三樣東西:燒餅夾肉、葷素三種餡兒的包子、小籠包,和煎餅果子!
而且,這快餐店里,竟然沒有餐桌餐椅……
也沒有足夠寬暢的地方,那還不如直接把店門給改成營業窗口算了。
聽到這般冷嘲熱諷般的議論,溫朔在辦公室里一拍腦門兒,悔得差點兒沒把舌頭咬斷:“對啊,老子還是太保守了,何必再做什么隔斷墻,十多平米的面積就白白浪費掉了!依著既定的營業模式,還是把店門直接做成窗口是最好的,還能起到極為明顯的宣傳作用!”
這么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直接從前門安裝排風、抽油煙機。
正式開張之后,生意并沒有出現想象中的那般火爆,不過,已經令詹東、鄭云紅、李琴三人感到不錯了,每天能賣出去六七百塊錢,最起碼不會賠錢了。
而且,每天的銷售量都有少許的增加。
但這些生意,主要還是來自于朔遠網吧內上網的顧客——在朔遠網吧上著網,想要圖方便,請朔遠網吧的員工幫忙去買點兒吃的,或者就近隨時買到簡單易攜帶又好吃的食品,選擇到朔遠快餐店買上一、兩個肉夾饃,或者一份兒煎餅果子,兩個包子,一屜小籠包,無疑是最便捷實惠的,再足不出戶地在網吧里購買飲料或者礦泉水……嘖,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開業一個多星期之后。
溫朔果斷投入了一萬三千元,重新改裝店面房,安裝了卷簾門,里面的隔斷墻前移至距離門口僅一米遠的位置,廚灶也同步前移,并進一步重新規劃布局,左側挨著門的地方為可開合式收銀臺,合上就不會當著門,然后中間是攤煎餅的鐵鐺,再右邊是制作燒餅夾肉、切菜、切肉的案板。原本為了便于顧客攜帶,采用的塑料袋包裝,也換成了訂制的一次性防油紙袋,紙袋上還有“朔遠快餐”的商標,分類注明“燒餅夾肉”、“煎餅果子”、“籠包”……
而這一切的改變,僅僅用了一個晚上!
沒有對快餐店的日常營業造成絲毫影響。
但從第二天開始,快餐店的營業額開始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燒餅夾肉,一個四塊;煎餅果子,一個三塊;小籠包每屜十個,五元;大包子每個一元。
盡管比當前類似的食品,價格要貴三成,但,沒有人嫌貴。
大家覺得,朔遠快餐店的東西就是好吃,而且看著就衛生干凈。最關鍵的是……
明明應該是小街攤上的東西,竟然還做出了高大上的感覺!
標準的防油食品用紙袋、鮮亮的店面招牌,胖乎乎戴著一定大廚冒的卡通形象標志……讓人一眼看到,就覺得這就是咱們自己國家的肯德基、麥當勞!
而事實上,溫朔經營這家快餐店,并且如此精心打造的靈感,正是來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