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溫朔,則一如這半個多月來,在古墓考古現場的狀態,認真地傾聽著大家的討論,不發言,只聽,只學。
沒人知道,他內心有著一股子說不出的糾結和酸楚的感慨情緒。
因為,在此次漢代列侯墓的考古發掘過程中,所有參與者,無論是專家還是考古界的新秀經營,有著多么豐富的經驗和知識積累,也只是專業的考古人員罷了。
只有溫朔是玄士。
而當今時代,極為稀少的修行玄法之士中,有和溫朔一樣,是考古方面的專業人才么?
沒有吧?!
所以溫朔感慨、酸楚、糾結。
這座漢代列侯墓中那精妙絕倫,堪稱非凡的機械設計構造,和墓室格局建造的精準度量,乃至全國各地,至今所發現的,許許多多匪夷所思、堪稱奇跡的古文物,之所以老祖宗們能夠做到,而在當今高科技時代的人們都搖頭感嘆無奈地表示無法復制,其實根源在于,那些展露出璀璨歷史文明的非凡國寶,在設計、制造、建造中,都運用了尋常人根本無法理解,也不相信的詭奇玄學。
若非楊景斌剛才講述了墓室石門機關的研究發現,溫朔也不會想到這方面。
事實上,最近的考古過程中,他一直都心有疑惑,因為他發現,整座大墓的布局、構造,不但精妙絕倫,最關鍵的是,其墓壁每一面墻體的厚度、高度,每間墓室的大小、位置,包括兩條墓道的方位水平,都隱隱然透著玄法法陣的味道。
尤其是,當他發現墓室的角落、墓壁的上方,下方,以及墓壁的磚石上,偶爾有隱約不清的符痕,又仔細查看了每間墓室地面、墓壁上磚石的大小差別、所用數量、布局方式……
更加確認了,整座大墓的結構,就是一個法陣的規模!
而每間墓室,墓壁與地面,每一塊磚石,都在組成符箓的同時,又會在某個特定方位的磚石上,書符起壇。
只可惜,墓葬的法陣樣式雖然還存在,但所書符箓,都在兩千年的光陰中消散了符痕,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符,而其中一個個由墓壁、地面、墓室組成的小法陣,以及構建起來的大型墓葬法陣,又是什么,溫朔更不知道了。
對此,溫朔格外懊喪惱怒。
可是又沒辦法,也不能太過自責。
因為在墓葬開啟之前,他已然借助于小青,對整座墓葬的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查看,墓葬內部由大量陰煞之氣、陰邪之氣組成的五行狀態是平衡穩定的。
莫說是溫朔這個修為談不上深厚,經驗談不上豐富的玄士了,他覺得就算是真正的高手來了,遇到這般情況,也不會去考慮,墓葬中平衡穩定的五行狀態,有法陣的作用力。只會認為,這是長期與外界隔絕后,自然而然形成的獨立環境。
當然,如果較真的話……
長期與外界隔絕,特殊的墓葬架構布局,形成這般環境狀態,也可以稱之為法陣。
當時墓道開通,溫朔當先進入其中,想到的只是盡快將所有的陰煞、陰邪之氣收集起來,再加上大墓中漆黑一片,誰有心思和時間,去挨個兒看每一塊磚石?
于是那些或書、或刻在磚石上的符箓,在時間沙漏的作用下,迅速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