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耐煩的神情斂去,靠在沙發上,微闔目思忖著。
溫朔先是以玩笑的話語來表功,并坦言不要嘉獎和表彰,原因則正是要避諱目前校園內洶涌波動的暗流,同時又把責任往自己的身上攬,盡量減少楊景斌的責任。
他自己主動不要國家給予的補助,而楊景斌則是主動要給予補助……
這則消息如果傳出去,就會從側面印證把溫朔安排到工作組的原因,不是徇私情,而是給予溫朔高風亮節,救人不圖報,甘做無名英雄的補償和獎勵。
而楊景斌這般決定和行為的性質,就有了極大的變化。
尤其是,楊景斌的性格已經注定了他不會去親自向公眾解釋。本來他越不解釋,就越被誤解,越引起憤怒和質疑。但如果這些消息傳出去,并且得到有力的證明,那么楊景斌的沉默不解釋,就會起到更好的作用,大家會更加贊賞他甘背罵名,忍辱負重的高尚品格。
但這些,都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
那就是,救人事件的真實性,而要讓公眾認可相信,卻是極難的,需要有力的證明。
問題在于,在目前的洶涌暗流下,校方和院方主動將溫朔救人事件公布出來的話,就有點兒刻意去澄清洗白的感覺,很難令人相信,京大學子和教職工們,反而會覺得官方這是在情急無奈之下,用荒謬的事件來做借口而已。
畢竟,以偏方、迷信的手段治療詭奇的病癥,還拯救了一個病危將死之人?!
誰會相信?
再說了,這種事兒還真就不能由校方和院方堂而皇之地公布!
因為,這種事情不符合大的社會環境,政-治不正確!
思忖一番后,吳勤貴睜開眼,微笑看著好整以暇,沒皮沒臉憨憨笑著的胖子,神色和藹地微笑道:“行啦,別再藏著掖著了,目前的情況你小子心里肯定比誰都明白,跑到我這兒胡攪蠻纏,你可真夠大膽的,說說吧,你有什么主意?”
溫朔又露出了迷糊的模樣,正想要再委婉地說幾句,卻被吳勤貴狠狠地瞪了一眼:“少廢話,你不是喜歡有一說一嗎?”
“是是是。”溫朔趕緊訕笑著撓了撓頭,道:“回頭我聯系下石志學,讓他及其家屬,給楊景斌老師送副錦旗,或者寫封感謝信……總之,要把消息公開是最好的,至于我嘛,無所謂,我這人最不在乎的就是這些虛名了。”
楊景斌一愣。
吳勤貴微微皺眉思忖。
溫朔接著說道:“我再給皖西市醫院,當時負責診治石志學的科室主任打個電話,他有一位老師,據說是咱們國內知名的醫學專家,本想和我見面探討偏方里的中醫學術問題的,當時我婉拒了這則要求。這次,為了楊老師的名譽,我主動和對方聯系,爭取他們能站出來做點兒什么……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