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披著雨衣的人影匆匆往這邊走來。
胖子正坐在帳篷中,隔著掀開一尺多寬的前簾觀秋雨綿綿,見到那人影從遠處走來,心里倒也不怎么緊張擔憂。
因為豐糧臺古遺址受國家保護,常年有駐扎此地的安保人員,再者京大考古隊的到來,地方政府更是安排了警察二十四小時值班,所以,只要不是蠢得沒了腦子的盜賊,誰會吃飽撐的到這兒來往槍口上撞?
六識敏銳的溫朔,很快就從來者的身影上判斷出了是誰。
守臺村村長趙長富,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自從京大考古隊到豐糧臺遺址展開田野考古實習之后,趙長富便成為了協助考古隊員工作的民工隊隊長。
最初認識趙長富時,溫朔只以為這就是個老實巴交,又有膀子力氣的普通農民,帶著大家伙兒出力打短工掙錢唄,反正守家在地的,考古隊給的工資也高,活兒還不累。但很快溫朔便知道了,趙長富還是守臺村的村長!
村長,帶人干這種活兒,還當隊長……
溫朔下意識地就覺得,這家伙不是個好東西。
也不能怪溫朔小心眼兒,畢竟他自幼接觸過劉茂和這類人,而趙長富既然是村長,又是四十來歲正值壯年時,身板硬朗得如同一頭豹子般,干嘛非得來做這個隊長,還親自干一些體力活兒,這不是搶許多普通村民的錢嘛。
再說了,村長就要有村長的樣子嘛。
溫朔甚至在心里不懷好意地忖度著,趙長富這家伙,指不定從中克扣了多少錢呢。
然而隨著考古實習的進行,溫朔對趙長富的觀感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在遺址上進行的實習考古工作,專業的學生們進行探方、刮面等等細致的、專業的手工作業,接下來的一些先對重的體力活兒,清理探方,以及積土的清除、挖掘,就需要民工們來做。其實所謂重體力活兒,也只是相對這些學生們來講較重,畢竟他們干那些精細的活兒也著實不輕松,而這些粗重的活計,在常年累月與農田打交道的農民眼里,算不上什么……
也正因為如此,趙長富并未安排村里的青壯到工地上干活兒,而是把村里一些條件差,又年齡偏大,體格卻還行的中老年人,組成了豐糧臺遺址考古的民工隊。
考古隊的負責人最初對此安排還略有不滿,但趙長富的卻堅決保證不會耽誤考古隊的作業進展。
說白了,趙長富就是在照顧這些中老年人。
因為他們出去打工,不好找活兒,因為年齡體力的緣故,也扛不住工地上那些需要長時間勞作的重活兒。但是他們做考古現場的這些活兒,還是綽綽有余的。
即便如此,趙長富為了讓考古隊滿意,整日里在工地上忙前忙后不閑著,生怕考古隊有什么不滿。
而這些在工地上干活兒的村民們,每天也會給考古隊員們帶些家里熬制的姜糖水、綠豆湯,還往工地上送些自家做得各種菜,不要錢……
一切的一切,都讓考古隊的成員們頗為感動于此地村民們的樸實、勤勞、好客。
溫朔心里,更是充滿了自責。
畢竟剛到這里的時候,他還琢磨著小心些,窮山惡水出刁民呢。
“趙村長,今兒來得也忒早了些吧?”溫朔主動招呼著,一邊把前簾掀開一半,道:“快進來,到帳篷里避避雨……剛才聽著有動靜,我還說是誰呢。”
趙長富聞聲快步走了過來,卻沒進小小的單人帳篷里,穿著雨衣的他就站在外面,憨笑道:“這不是下雨了嘛,我尋思著趕緊過來看看,帳篷雖然好,可架不住雨水大了滲進去,尤其是你這小帳篷,沒有床鋪,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