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點兒雨不算什么。”溫朔無所謂地笑道。
“那可不中。”趙長富從雨衣里面摸出一件雨衣遞給溫朔:“穿上雨衣,咱倆一起把這小帳篷收起來,大帳篷那邊應該沒事兒。”
溫朔不好拒絕,只得接過雨衣,在帳篷里貓著腰把雨衣套上,又把帳篷里的墊子、薄被卷過好塞進防雨袋中。
兩人忙活著拆疊帳篷。
趙長富又說道:“那,下雨了就甭在這兒待著了,你們幾個和我一起回村委會去,這邊兒有人照看著呢,放心吧。”
“哎,好嘞!”
“今早吃什么啊?”
另外三名同學聞聲從大帳篷那邊鉆了出來,要么撐傘要么只戴著帽子,不在意那點兒小雨浸淋。
“連湯面。”趙長富笑呵呵地說道:“那啥,你們趕緊拾掇拾掇,我先回去了啊,村委會那些房子年數都長了,扛過了夏天,可別秋天的時候再漏雨。”
言罷,趙長富也不多說,轉身又急匆匆地離開了考古現場。
過馬縣當地的鄉下,習慣于做一些簡便又營養豐富農家飯,比如農忙時的早上,熬一鍋兩米粥,也就是大米和小米攙和在一起,稀一些,在熬制好后往里面加入鹽巴、少許醬油,白菜或者青菜,再加入一些提前軋好的干面條,打入雞蛋花,味道清香,適口性又特別好。
盛出來后,依著個人口味加香菜、蔥花、香油、醋……
胖子在村委大院里寬闊遮雨的房檐下,坐在板凳上端著碗,和大家一邊閑聊一邊吃,足足吃了三大碗。
舒坦啊!
吃飽喝足的胖子摸著肚皮,溜達著來到村委大院門口的遮雨檐下,頗為享受地望著已然有些泥濘的街道,還有雨中樸實無華的低矮民房,過完中秋卻仍舊綠意盎然的樹木、雜草,感受著鄉野間五行靈氣別有一番的平衡。
“溫,溫朔同學,吃飽了?”趙村長神情略顯不自然,陪著笑臉走過來輕聲問道,從都里摸出了一包皺巴巴的香煙。
溫朔如變戲法般,一甩手也摸出了自己帶著的軟包中華,卻是比趙村長更快抽出了兩顆煙,笑瞇瞇地遞過去一顆:“來,抽我的……”
“啊,那就抽支好的,抽一支好煙。”趙長富憨笑著把自己手里兩塊五一包的吉慶揣回口袋,接過溫朔遞來的煙,還舉起湊到鼻子前嗅了嗅,神情感慨地說道:“中華啊,好幾十塊錢一盒吧?嘖……”
溫朔笑著點點頭,拿打火機先給趙村長點著了,再自己點上,夾著煙的手往前遞了遞,像極了這里的村民們那種遞煙之后習慣性的小動作——就好像是在酒桌上端杯示意那邊,好像這抽煙,也得一起抽第一口才好?
“哎哎。”趙村長就點頭,好像還真就應著才抽一口似的。
下雨的緣故,楊景斌和兩位教師,大多數的學生,趕早帶著些民工們去考古現場做一些維護的工作。
總得來說,今天休息。
此刻,剩下不多的學生,都在屋檐下觀雨聊天,負責做飯的兩位村民大媽,正在收拾洗涮碗筷。
“溫同學。”趙村長好似鼓起了勇氣般,小聲道:“這場雨我估計得下個三兩天,反正你們今天是干不了活兒的,那個……中午去我家,咱們喝兩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