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投資開店做生意,胖子最為注重就是效率,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一定要快,越快越好。
投資嘛!
早點兒開張早點兒賺錢才是王道!
唯獨這次在中海江岸區開分校的事情,他反倒希望節奏慢一些,前期各方面的談判、推進,時間拖得越久,公司這邊兒的資金壓力就越小,畢竟網吧、網校、軟件公司都在不斷地賺錢。
沒快餐店的利潤他暫時不去考慮,因為快餐店賬目上的錢,都已經定下了用途。
可事與愿違,靳文在引入朔遠網絡技術培訓學校分校這件事上,卻是大刀闊斧地邁進,回到中海之后,就連番召開會議,和各部門負責人討論,并組建一個臨時小組,專門負責與朔遠控股公司、朔遠網絡技術培訓學校的談判、溝通,落實推進分校的建立。
在京城和靳文見面,簡單溝通后沒過幾天,溫朔在楊金斌教授乘飛機去往閩海地區的通海市,結果剛下飛機,還沒走出來機場,便接到了靳遲銳打來的電話。
江岸區方面已經基本通過了朔遠網絡技術培訓學校,在江岸區建立分校的事項。
目前已經有負責人和靳遲銳商談選址的問題了。
如此一來,靳遲銳可不敢稍有耽擱,趕緊給溫朔打電話,幾次打不通,他又給公司里打電話,向黃芩芷和彥云匯報。
這種情況下,靳遲銳可不能自己做主啊。
黃芩芷和彥云表示她們馬上討論,同時把溫朔所乘航班的抵達時間告知靳文,讓他向溫朔匯報。
聽完靳遲銳的匯報,溫朔稍稍思忖,便說道:“江岸區方面提供了幾處選址,你先去看看,把每個地方的大致情況了解一下,然后發郵件給我,我在通海市這邊也就待兩三天,隨后就去中海。”
“好,那我就和這邊的負責人確定,您大概三天后到中海。”
“嗯。”
掛斷電話,溫朔撓了撓頭,一臉愁苦地琢磨著,看來真得去借錢了。
機場外有地方考古單位的人開車來接,師生二人乘車半個多小時,來到了位于通海市東南,距離外環路不過一百多米遠的一處在建工地。
附近正在動工建設,剛剛落成的建筑很多。
如全國絕大多數地方一樣,經濟的騰飛促進了城市向四周擴建吞噬的腳步。
外環路上,有大量的貨運車飛馳,出入各工地。
溫朔和楊景斌抵達的這處工地,現在已經停工。因為施工期間,在工地的西南角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古墓,施工方趕緊向上級部門匯報,于是工地也就停了。
簡單聽著接他們的考古人員介紹,溫朔心想著一座古墓的發現,負責此地的開發商、建筑房和承包方,也算是倒霉了。
目前古墓的主體已經被完全挖掘開發了出來,占地面積不大,東西長十五米左右,南北長約十米。
古墓雖小,卻也有南北耳室,主墓室,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