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等家庭中出現糾紛爭執,往往都是娘們兒挑唆或者鬧起來的。
尤其是農村鄉下,老娘們兒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甚至最終導致事件升級,孩子、長輩、丈夫都或被動或主動地參與進去,以至于親鄰不睦……
因為老爺們兒好面子,很多時候有些小事不計較,忍忍讓讓也就過去了。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偏生很多親鄰不睦,最終卻因為求人或者希冀合好時,還是要由老娘們兒最先出面,主動熱情地寒暄客套,甚至認個錯,然后關系就恢復了。
這,還是因為老爺們兒太好面子。
譬如當前這種情況下,大多數的溫家男人都腆著臉笑容牽強尷尬,對于諸多過往感覺愧疚不安,無顏面對這對孤兒寡母。而婦女們則很是自然,笑容滿面,熱絡得好像她們各自家庭以往就和李琴家保持著走動似的。
胖子畢竟是打小混跡仙人橋、農貿市場長起來的主兒,又在京城上大學創下了如今這般事業,天生就好似比別人多開一竅似的,心里有多少忿忿,經由母親在父親的墳前一番開導勸說,再加上自我思忖之后,還真不至于和臥虎屯這幫老家的人一般見識,更不至于懷揣多大的仇恨。
他知道,老溫家的人主動前來釋放和解之意,母親也笑臉相接,自然也是考慮到,畢竟是同出一脈的溫家人,父親的墳還在祖墳邊兒上呢。
即便不想和老溫家的人常走動,卻也沒必要搞得太僵,以后偶爾上墳時見了面,相互點個頭打聲招呼,總好過如以往那般,全都裝作沒看見要好。
“難得你們回來,去家里吃飯吧。”
“是啊是啊,有些年沒在一起吃過飯,今兒趕上正月十五,一家人聚聚也好。”
“去我那兒,還有兩瓶好酒呢,今兒殺了一只雞!”
老溫家的人,一個比一個客氣、熱情。
可事實上,來之前他們還都好一番爭論、表態,如溫山柱等幾個人,更是氣呼呼地表示要李琴、溫朔母子二人給個說法,哪兒有正月十五上墳的?
咱東云就沒這規矩,壞了祖墳的風水可不行!
而且,溫朔在京城發了大財,他是咱老溫家的人,他爺爺奶奶,他爹可都是祖墳那里埋著呢。
不得給這個大家族了每家每戶的頭上,表示表示?!
別的不說,孤兒寡母這么多年也就清明時來上墳,這照看祖墳可都是村里這幫家人啊!
反正不管怎么說,今兒得讓李琴和溫朔表個態,拿點兒錢出來。
孤兒寡母再有錢,敢在這種事兒上拒絕大家?
哼!
然而這次,好多家庭卻并未再聽從溫山柱幾個人的話——以前他們就受溫山旗的恩惠幫扶,后來雖然也有過意見,卻好歹還知道不占理兒,與溫山旗沒有爭執,更沒有記恨過。
只是正如李琴在墳前所分析的那般,溫山柱他們忿忿著不理會李琴母子,甚至還在當初入墳、遷墳的事兒上刁難李琴,就連溫山丫當親妹妹、親姑的都把嫂子和侄子當仇人,其他人自然出于面子,不好讓溫山柱、溫山丫難堪,自行去做那濫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