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傳代已然先行進院喊人。
溫朔和馬有城也不知道這里的規矩習俗如何,所以沒有跟著康傳代進院,而是站在街門口,神色輕松地四處打量著山村的景色,石板路、石頭壘砌的院墻,石頭壘砌的房屋……
綠樹青山處處,仿若時光輪回,讓人進入了書卷中描繪的世外桃源。
不染塵世之垢,盡攬仙境之幽;
往來無浮躁者,出入皆良善人。
然而那終究是書生入景而感懷的憧憬罷了,現實里,但凡有人的地方便有紛爭、有江湖、有善惡是非……
就像此刻馬有城和溫朔身處的村落。
若非提前知曉,任誰第一次來到這樣的小山村里,都會覺得生活在這里的人,應該是無比的樸實、心無瑕疵、純凈無比的山民,他們勤勞、善良、熱情……
事實卻是,和全國各地所有的鄉村情景沒什么區別,鄰里之間的爭吵,長舌婦的挑唆謾罵,粗魯爺們兒之間的毆斗等等等等,還有極度落后的封建思想,為錯而不知錯,不認錯,甚至惱羞成怒變本加厲的愚蠻。
譬如現在。
幸虧溫朔和馬有城習慣性保持著基本的素養禮節,在不熟悉當地風俗的情況下,沒有貿然跟著康傳代進翟家。
其實當地在這方面沒什么講究。
溫朔和馬有城完全可以跟著康傳代一起進翟家的門,就像絕大多數的農村那般,到了院子里再打招呼、相互介紹、寒暄,甚至有人領著的話直接就進屋了。
但如此細微,似乎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便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了。
翟家的堂屋里,翟家的人聽完康傳代的來意后,立刻議論紛紛,以至于爭執了起來,從而忘了基本的待客之道,將在門外等候的馬有城和溫朔給冷落了。
有的人覺得既然不去請湯泉寶神師了,而是從京城請來了高人,還不用花多少錢,那么,張堅就應該拿出更多的錢給翟家做補償,別想著真就把錢完全省下來了;
也有人擔憂,如果未經湯泉寶神師,卻請了別的神師,即便是真把血咒婚約解除了,將來被湯泉寶知道,會不會因此而生氣,起壇作法懲罰翟家的人?
再者,如果請了京城來的神師,卻沒能解除血咒婚約,還要不要去請湯泉寶?
這不是瞎折騰嘛!
更何況,這事兒被湯泉寶知道了,肯定會收費更高,對翟家的人也極為不滿。
總之各種理由吧。
其實歸根究底,還是因為這個婚約對于翟家的人來講,沒什么實質性的傷害,因為翟川安的長子早已死去,家里多一個康潔無非是多一個吃飯的人,還添了個干活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