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知子莫若父”,自幼綽號“悶兒”的遲寶田,對自己的幼子遲容再了解不過了。
所以他從未考慮過讓遲容參與繼承家里的產業,只是早早計劃好,將來兒子成家立業后,給他一部分股份便是。以遲容的性格,找個穩定的、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兒工作,再合適不過了。
至于遲容在習武方面的天賦,遲寶田也和兒子詳細地討論過,不讓他走職業的習武路線。
同樣還是因為其心性,不適合。
如若是參加花拳繡腿的比賽,遲容有習武天賦,可以打出漂亮的招式,甚至能做到很多高難度動作,也有絕對的力量及耐力,可讓他當教練,甚或是職業擂臺選手,遠遠不夠。
簡單說來,就是不夠狠!
我們都知道,再怎么處事油滑,情商極高的人,往往身為父母和子女談話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舍去一切的油滑,甚至連委婉的話語都懶得去講,直來直去。
當初遲寶田和遲容談及這個問題時,就是說得比較直了,惹得遲容心里很不痛快。
于是乎,一賭氣就干脆報了極為冷門、偏門的考古學系。
而對于報考什么專業,大老粗遲寶田顯然不怎么在意,只要去上大學,而且還是考上了京城大學,那就一定能行……何止是能行?那是相當好,相當有面兒啊!
這不,遲容大學還未畢業,遲寶田就已然走各種關系路子,為遲容安排好了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實習的工作。
說起來,為兒子安排找份工作,托人走關系的過程中,遲寶田也頗為享受了一把榮耀——因為在幾乎所有人看來,托人走關系都必然要有一定難度,花錢、請吃飯、陪著笑臉欠人情的,可遲寶田卻發現,給兒子找這份工作還真沒有讓他太吃力。
一聽說是京城大學考古系畢業的,對方幾乎都沒有猶豫,立馬答應了下來。
只是吃頓飯,根本不用送禮什么的。
他卻疏忽了一點,京城大學考古系畢業這本身就是不爭的優勢所在,更何況,還是考古這個相對偏冷門兒的學術呢?省考古研究院那邊兒的老學究們,巴不得多拽幾個人才進來,充實一下門面,以后要開展什么研究、野外考古等等工作,也更方便些。
這天上午快十一點鐘了。
遲容正在距離老家七百多里路的一座古墓中,進行現場考古作業,旁邊就是他現在跟隨的省考古專家劉軒南教授,還屬于實習生的遲容,已然成為了劉軒南教授的助理。
小伙子考古專業的基礎知識扎實,到底是京城大學考古系畢業的,填表、編纂材料,查找資料等等,筆桿子相當好;而且身手敏捷靈活,力氣大,什么粗活累活兒,上上下下的輕松完成……簡直可以稱得上文武全才了。
劉軒南怎能不喜歡?
手機鈴聲很突兀地響起。
坑道中正在作業的考古工作人員,紛紛側目看向了遲容。
人比人氣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