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女子便是愿意改嫁,可誰支持呢夫家還是婆家種種壓力之下,她除了守節,便無路可走了。
這是朱元璋從限制寡婦改嫁所出臺的種種律法。
張宮令的手抓著衣擺,繼續道“洪武十六年,朝廷還有另外的規定。規定說,官員的妻子受封的時候,也有一些條件。比如,若是妻子不是按照禮儀聘娶回來的正室,不能受封。若是妻子是再醮的寡婦,不能受封。若是妻子是優伶出身,婢女出身,妾室出身,不能受封。”
意思是再嫁的寡婦如同優伶、婢女、妾室一樣,地位等同。
誰娶了這樣的女子為妻子,不能受誥命。
限制了寡婦再嫁,也用這樣的法子限制了男人娶寡婦。
張宮令又道,“若是因為丈夫而受封了誥命,女子不得再嫁若是因兒子受封了誥命,女子也不得再嫁。”
所以,娘娘,這不是朝中的大人們怎么想,而是打從開國,太祖皇帝就定下這么多東西來,您說您現在要全部推翻,可行嗎
這還不是大事嗎只一個孝字,您就辯無可辯了。
況且,您要改的是這么多的人的想法和認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您覺得開國還遠的話,還有一件事,距離現在可不遠,“您知道閨范嗎”
林雨桐點頭,“知道。”此書是呂坤所著,這人才去了沒幾年吧要論起做官,做學問,此人當的起好官。剛正不阿,為官清廉,是萬歷年間,有名的三大賢人之一。
而閨范這本書,書里面有很多的事例,認為女子守節殉夫為節烈,該供天下女子效仿。
文寫的白,配著插圖,在后院的婦孺只看插畫也看的懂的。依此來教化婦人。
林雨桐當然知道這個,但丈夫死了,就該叫女人陪著去死嗎
“娘娘,這本書在二十年前,引出了一場妖書案。皇爺親口說過,這是好書,是她賞給鄭貴妃,叫她每日誦讀的。”連皇爺也這么贊過了,您現在非說節婦烈婦不該表彰,您這是把把柄往別人手里送呢呀
更何況,很多個為官不錯的大人們,都覺得這是對的像是世宗時候的楊繼盛,這算是名臣吧被嚴嵩所害,留下遺書給妻子,告訴妻子說身為正妻之女子,若無子女,當夫死從死。若有兒女,當以兒女為重。
張宮令一臉的急切,“娘娘,什么都好變,唯認知難變。您稱贊過的海瑞大青天,因為年幼的女兒吃男仆遞給她的糕點,訓斥過女兒。臣曾接待過的誥命里,有人說起發跡之前的事,有位夫人曾因為鄰居家有一再嫁來的寡婦上她家的家門,而憤怒難抑清洗了門庭不說,到了最后更是賣了房舍,不能叫那再嫁的寡婦玷污了門庭。娘娘,您若翻開前些年表彰的節婦名冊,就知道還有一婦人,她姓黃。這位婦人之所以被表彰,是因為她想阻攔她的母親改嫁。她不滿周歲,喪父。她母親為了她,不曾改嫁。含辛茹苦將她撫養長大,給她說了好親事,將她嫁了出去。那年,她十五,她母親也不過是三十有一的年歲她母親無兒,不肯過繼族里的侄兒,把家業當嫁妝陪嫁給她了。最后,只剩下一處破院子,她母親生活無著,心也再無牽掛,就說嫁了吧結果她不允,以死相逼最終她母親沒嫁,卻絕食而死。她得了朝廷的嘉獎,因為她幫著她母親守其節,不至被玷污門楣。”
所以,您要是這么做的話,那些心思不純的會反對您,好官會反對您。男人會反對您,女人也會反對您。
“您覺得她們苦,可她們自己不覺得苦,所以,您又何苦呢”
林雨桐久久沒有說話,她知道,張宮令說的都是真的,都是肺腑之言,說了別人不敢說的話了可這也說明,有些事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了她腦子里別的不多,但就是數據多以前覺得大清的節婦烈女多,好似年年都有許多要表彰的。可跟大明比起來,大清算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