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算
只大明一朝,節婦烈女所占比例,占據了從秦漢以來到大清所有的貞潔烈女的百分之七十之多。
這說明什么說明整個社會對此的追求,趨于病態
林雨桐拍了拍張宮令,“別怕先別怕”
能不怕嗎這事要是鬧出來,真的是會把天捅破的。
林雨桐就笑,“捅破天了,自有個高的頂著,你怕什么呢”
“娘娘,您是個好皇后臣等怕您出事。”張宮令緩緩跪下,“臣懇請娘娘,三思而行。”
林雨桐扶了她起來,“今兒我也跟宮令說幾句不能在外面說的話。”
是臣聽著。
林雨桐跟她相對而坐,“大明的皇后不好做,但大明出好皇后了嗎出了馬皇后如何拋開那些賢良淑德見鬼的話,那么不難看出,馬皇后聰明、堅毅。不聰明不足以在開國那樣的境況下成為人人都擁戴的皇后,不堅毅不能在那樣艱難的境況下,陪著太祖一路到開國。”
是馬皇后是這樣的人。
“還有徐皇后,聰明自不必說了,其性格如何呢那也是肩膀上扛事的人呀說起來,唯一遺憾的就是,天年不永若是能長壽一些,之后也就不會有高陽郡王的屢次造反了。仁宗皇帝是長子,是受徐皇后教導最多的兒子。他寬厚,仁義,是位明君。
說這個事是想說什么呢是想說,一個明理堅毅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什么樣的。若是這兩位皇后都聽讀書人宣揚的那一套,馬皇后還會是馬皇后的樣子嗎徐皇后還會是我們知道的徐皇后嗎
對的要聽不對的要學會自己分辨,得有最基本的是非觀,如此,才能去影響孩子。寡婦改嫁不改嫁,這不該擺在面上提。我們要的是,不管改嫁也罷,不改嫁也罷,女人得有這個自由。便是選擇都不改嫁,那得她們的自愿的選擇。而能不能給她們一個寬松的環境,這卻是朝廷的事。
一個被禁錮住的母親,再教養一個被禁錮住的女兒,一代一代這樣的傳下去,大明的男兒,會成為什么樣子我也佩服那些為了兒女不改嫁的婦人,她們以女子之身,扛起一個家。朝中很多位大人的母親,都是如此。這樣母親,養出來的兒子都長著錚錚鐵骨。
我相信,她們的不嫁,是理智考量過的,而不是被限制所以不嫁的這不可以等同作為皇后,要求女子能明大理,錯了嗎”
沒錯“貞潔烈婦的奏表,我不批準,自有我的道理我敢這么放出去,就自有應對之法誰要來問,自叫他來問就是了,你怕什么”
“怕你沒有底氣”她的話音才落,四爺從外面掀了簾子進來,進來就看著張宮令道,“去吧朕給皇后兜著。天捅破了,朕頂著,怕個甚他們哪個的腦袋也沒你們娘娘手里的刀硬有刀在手,你們娘娘怕過誰”
林雨桐“”求別搗亂干什么呀,瞎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