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會再參與接下來的事了,該知趣的功成身退,休養身體去了。于是,就相當于不動刀兵,不留埋怨的,把反對一派的頭給摘了。如今,只怕是群龍無首一旦群龍無首,人心就散了。有人順風倒,倒向皇上一邊了。心里不認同沒關系,順著皇上的意思,這個活兒總能干吧。有人心灰意冷,覺得不跟皇上一個步調,怕是起了不為官的想法,趁著皇上肯定會放人的契機,直接遁了。當然了,肯定也有人,總想著要力挽狂瀾,去糾正帝王的過失。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最重要的一部分,被皇上就這么給打散了。
葉向高躺在榻上,邊上的火爐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他輕咳一聲,又輕嘆一聲,喊伺候的人,“溫一壺酒來。”
啊您能喝酒嗎
“再去熬著藥。”
是
“不管誰求見,都說病了,也累了,回來喝了藥,就睡的沉了。回頭再去請了王肯堂王太醫,以后就請他來調養吧。”
這就去安排
于是,很多人都被攔住了,反正是閣老不見。
因著沒過大年十五呢,衙門還都是三班倒。好些沒正式當值的,還有時間到處竄呢。而在衙門當值的,多少都知道一點,內閣又得調整。不知道誰來做這個首輔
首輔
自從有了軍機,其實首輔的職權已經消減了。之前的首輔是軍政一把抓。現在,軍事上的事,跟內閣可沒關系。
所以,首輔是誰,用誰已然沒那么重要了。
但四爺還是叫王成宣召了朱國祚。此人算是內閣中較為務實的一派,開恩科之時,此人主持恩科,很是簡拔了一些官員上來。在用人和任事上,頗有寬和長者的風范。肯提拔人,給人機會,看人也算是有些眼光。
唯一不好的就是,年紀不小了。但扛過這個過度期,應該還是成的。
于是,朱國祚就被宣來了。
四爺跟他懇談,“律法的修改,勢在必行。”
朱國祚嘆了一聲,“臣斗膽揣摩圣意之下,雖有許多不解和含混之處,但皇上的初衷是什么,臣略有領悟。跟歷朝歷代比,您此舉乃是開創之舉,亙古未有。將來會如何,說實話,臣看不到,也不敢擅自揣測自來施行的,都是從古至今驗證過的。便是缺點種種,但有前人的經驗可借鑒。像皇上您這般,大膽又貿然的去試,臣說句冒犯的話,這是不合謀國之道的。可隨即,臣又想,大明到了如今,內憂而外患。這兩年許多舉措,都只是急救之策。緩過來之后,還得固本。可如何固本呢都說固本清源,想來,您是想從源頭上清理源頭是哪里源頭是根基根基不清理,做再多的也無濟于事如今是,不試是冒險,試了依舊是冒險。生死存亡關頭,什么都值得一試。這么一想,臣又想通了臣愿意隨皇上一試,成,則是大明之幸。敗,也不過是以死殉國臣這般年紀了,還有什么不敢做的”
四爺久久沒有言語,朱國祚這么想也不算是錯的行吧,別管怎么想,只要愿意配合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