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瀾同姜常喜交底,讓常喜應付的時候,別有心里負擔“我是我爹長子,哪來的長兄”
一句話切斷的是周府二房的念想,人就沒想給你利用的機會。
真當事過了無痕,真當地球圍著你轉你想咋地就咋地呀人家周瀾面上不顯,那是記在心里了。
跟著周瀾繼續交代“若是孫府當真過來打探,只說咱們是周府大房一脈人丁單薄,只夫君一脈子孫而已。”
那真是足夠讓人明白其中關系,不光是在拒絕周府二房,更是在拒絕孫府。
問題就是,姜常喜已經遇到過了,說明白了,除非孫府非要同周府二房結親,不然的話應該不回來打探了。
若是當真再來的話,只能說,這不是周府二房單方面的想法,怕是孫府介入了,想要把場面搞大一些。
而這里面的深意,那就值得研究了。周瀾的拒絕很有必要。
周瀾那邊,對孫府印象都不好了“也不知道什么樣的人家,這么想不開。”能同周府二房看對眼的,讓周瀾說,那也不會是什么好人家。
說別的都還太早,對孫府,姜常喜持觀望態度,姜常喜“倒是一位有見地的小娘子,只不過姻緣頗為坎坷。”
不然人家小娘子花容月貌的,也不至于到保定府那樣的門第結親。而且還要提前幫著未來姑爺造勢。也不嫌棄麻煩。
姜常喜也想明白了,這周行,是在早早的為下一屆的科考造勢呢。
說起來這手段,同周瀾比差了太多。聲名這玩意,可不是這么闖出來的。
等到孫府的女眷當真拜訪的時候,姜常喜就知道,這事真的比自己想的還不簡單呢,這京城就沒有心眼短的。
都是走一步看好幾步的主,你看看這點小事,人家還提前安排個偶遇呢。
原來自己遇到的都是開胃小菜。
好好的在府里貓著,都有人不遠千里,費勁心思的想要利用你呢。
同孫家娘子都已經說的那般明白了,竟然還過來拜訪,可見這親事十之要成的。
姜常喜能想到的就是,孫小娘子的婚事怕是真的有些艱難,不然何至于如此把周家二房那樣的人家,再三掂量。
還上趕著到這份上,幫男方想辦法,把家世撐起來。可惜就是方法用錯了。
她姜常喜可不是為了些許飄渺的事情,就讓夫君把委屈揭過去,咽下去的人。他們夫妻也沒想同人拉幫結派。
這京城固然不好混,可拉幫結派的一大群人裹在一起更不好混,她不想拽別人衣襟,更不想被別人犯蠢牽累。
上門既是客,為了什么也不能讓周家失禮。她如今可是翰林侍讀的夫人。代表的還有翰林院的禮儀風度呢。
孫夫人帶著孫小娘子上門的時候,姜常喜招待的不算是失禮。
當然了孫府冒昧上門,是不是失禮,那要他們自己有覺悟才好。
孫小娘子還是很客氣的“那日多蒙周夫人幫襯,今日過府特來相謝。打擾夫人之處,請您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