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地里更是同常喜嘀咕“將軍還是手軟,那么多的糧食,武器給他們帶著,怎么就讓他們跑到這邊和談了呢。”
聽聽說的什么話,姜常喜頭一次知道,外人說的不錯,這文人心黑。都不想給人和談的機會。
周瀾“你看我做什么,齊舅舅什么心情,邊郡那些在關口守邊的將士人家什么心情。”
若不是他們壓制了那些外敵,他們來騷擾邊郡的時候,同你商量了嗎誰沒有個情緒上頭的時候,周大人偶爾就要冒出來一句。
夫妻二人都知道,這就不是他們該想的,他們在這事上,覺悟不夠,格局太小。
姜常喜只是說道“應該也是愿意好生過日子的吧。上到百歲老人,下至黃口小兒誰不愿意天下太平。”
周瀾拉拉姜常喜的手,他們愿意做守護天下太平的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我去看看城外面那些水溝。”
人家周大人那是做實事的,姜常喜“還是別去了,城里最近人雜,舅舅說了,讓你別亂跑。”
周大人傲氣著呢“都打的他們和談了,還怕他們不成。”他沒出去耀武揚威,弄個什么節,慶祝就不錯了。
姜常喜“擋不住他們心里記恨你。舅舅說了,你這個郡守名聲在外的。”
周瀾“這群武將不講究,打打殺殺的是他們,怎么名聲讓別人背。”
姜常喜就想說,你一點都不冤枉,沒有伱這么不遺余力的支持,這些人真不敢毫無顧忌的放馬亂跑,這是其中一位表兄的原話。那真是字里行間給了周大人足夠的肯定。
人家說了,在邊郡周大人多招人稀罕,在關口之外的人眼里,周大人就多招人恨,老實貓著,別出去晃悠。
姜常喜都讓小行跟在周瀾身邊了。周瀾還那邊不當回事呢。
連續幾天雨,周大人每天都到田地里面轉悠,那些冒雨在挖水溝的人家,看到周大人都慚愧的說上一句“早就該聽您的,您有遠見。這水溝就該備著。”
周大人心說,不聽,你自己著急上火,看看那些水渠通暢的人家,是不是不用冒雨出來排水。
不過能幫還是讓身邊的人幫一把。總有一些人進步慢一些,周大人如今心態平和多了。
周大人走出去這兩天,聲望可高了。
現在街頭上有異鄉人打聽,這位是不是周大人的時候,人家邊郡的人頭都不抬,就送一句“不是,這就是個挖水渠的。”
才不不會讓周大人被這群人找麻煩呢。
周大人那真是老感謝了,半點不惱,這要不是護著自己,都不能說自己是個挖水渠的。
隨著氣氛越來越緊張,姜常喜直接就把兩個小的扔到學堂去了,省的出去招惹是非,不過身邊的人手,那真是一點不少。
讓人抄了后路的事情,姜常喜就不會讓它發生。
這還不算,人家姜三夫人陪著孩子們上學堂。姜三老爺還非得陪著,說是夫人這樣做太顯眼了。
姜三夫人“若是你別跟著,顯眼也不怕,我們祖孫三個在一起,能怕了誰。”
姜三老爺就不高興,鬧了半天自己是個拖累。
兩個小的沒有危險意識,高高興興的,還等著別人來找他們麻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