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剛納河的河水奔騰不息。
一場春雨過后,草原牧草鮮嫩多汁,眾多南下覓食的食草獸類重新越過剛納河,回到原始種生存的草原腹地。
草原上漸漸多出了獵物的身影,瞪羚、斑馬、水牛、角馬等,煎熬一冬的獵食者們藏在樹梢或草地中,豎起的獸瞳緊緊盯著這群肥美的獵物,蠢蠢欲動。
剛納河流經獸神山脈,橫貫遼闊無邊的草原,有生命之河的美譽。
河水最深處有幾十米,最淺處也有幾米深,不過這對數以萬計的角馬群而言不算什么。
角馬個頭碩大,通體黝黑,成年角馬一頭重量便可達兩百多公斤,一到雨季,數以萬計的角馬群便會由南向北遷徙,狂奔著邁過剛納河,尋找新的多汁的草場。
這場遷徙注定伴隨著傷亡,剛納河周邊的蘆草下,無數獵食者匯聚,一邊隱蔽身形一邊靜待時機。
獵食者們的目光匯聚在角馬群中心的母角馬以及小角馬身上。
風向的改變使這場狩獵變得捉摸不定。
角馬群似乎嗅到了危險,外圍的公角馬們開始燥動,最終,一群鬣狗的出現,打破了河岸兩旁短暫的平靜。
鬣狗們配合得當,騷擾與狩獵同時進行。
它們的獵物是一頭懷孕的母角馬,母角馬行動遲緩,受到驚嚇后更是跑出了隊伍。
沖突升級。
鬣狗群開始廝殺。
“咯咯咯”它們嘶吼著。
血腥氣味隨風飄散,無人注意到,遠處枯草叢忽然晃了晃,一頭伏底身體,威風凜凜的黃色身影出現,口中拖拽著一頭成年公角馬。
這場狩獵似乎也讓它有些疲憊。
它盤臥在原地,慢條斯理地撕扯起公角馬厚實的皮,大口大口解決掉邊角肉,最后,咬起一大塊角馬背上的嫩肉,不疾不徐的朝一個方向走去。
草原的雨季將從五月份持續到十月份,其中氣溫升高,天氣也將變得極為酷熱。
生活在草原腹地的獸人部落會在四月份定居下來,熬過酷暑。
巨大繁茂的合歡樹下,合歡樹葉青翠油綠,像一把大傘,遮風擋雨,一個獸人青年只穿著獸皮短裙、獸皮短袖,正忙碌的收拾帳篷。
帳篷應該是獸皮帳篷,一場小雨后變得濕漉漉的,青年迅速又麻利的拆下帳篷,放在陽光下晾曬。
這處營地看起來雖小,卻五臟俱全。
木板搭建成的鍋爐灶臺。
石頭雕刻成的桌椅、小石床,盛水用的石缸、裝有調味料的陶罐,還有柳條編織成的藤架。草原的夏天最惹人煩的不是獵食者,而是無處不在的蒼蠅、飛蟲。
有了藤架,蒼蠅們好像從上面聞到了什么氣味,遠遠的繞開營地。
距離合歡樹不遠的位置,一道金黃色的身影徐徐出現。
它伏低身體,腳步輕盈無聲,殘忍銳利的獸眸注視著遠處的人影,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