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王采丹也是如此安慰她,會好起來的。
可事情卻是越來越糟糕。
等到了親人盡失不可挽回的時候,她才想起來念這本地藏經,助逝者脫離惡道。其實佛祖又能幫她什么呢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
韓攸寧對她笑了笑,算是感謝她的善意,“對,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采丹緩緩念道,“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千倍多于上喻。”
她看向韓攸寧,“我念的對嗎”
韓攸寧知道她是才女,琴棋書畫皆極為出色,不成想佛經也是如此信手拈來。
“對,郡主也喜歡佛經”
王采丹道,“倒沒有。太子表哥信佛,常拿一本地藏經念,還請了和尚到太子府做法事。我好奇,就拿來看了看,便記住了一些。表哥說這幾句的禪意是,地藏菩薩慈悲無邊,功德無量,可渡天下之劫。妹妹既然信他,他定能庇佑妹妹平安順遂,妹妹家人早登極樂。”
趙宸信佛
韓攸寧心底冷笑。
他是自己重生了,要做法事去除府中晦氣,再圖翻身吧
“太子所說有失偏頗,這幾句是為地藏菩薩歌功頌德,可地藏菩薩能有如此大功德,焉知不是眾生皆苦劫難太多的緣故菩薩若是大慈悲,在劫難發生之前阻止了它們,豈不是更大的功德”
王采丹撫手稱贊,“妹妹此番話極有道理。若是有機會,你們倆倒是可以辯上一辯。”
韓攸寧語氣淡了下來,“我念佛經是為靜心,不求渡劫,倒無與人探討的習慣。”
王采丹也無不悅,贊道,“妹妹頗有見地,也有主見,陳家家風家教令人敬佩。”
說到最后,她臉上是肅穆之色。
韓攸寧眼眶一熱。
京城那些高高在上的提起陳家,多是鄙夷之色,即便是有夸贊的,也是夸贊“義商”,從不會在家風家教上夸贊。
其實陳家家教的確是頗嚴,只是對她一個人松而已。她的六個哥哥,個個都是清風朗月人品貴重的謙謙君子,比起京城的貴公子樣樣不輸。
他們六個,三個舉人,三個秀才,其中大表哥還是西南的解元。若不是三年前外祖父過世,他們要服喪,不能參加轉過年的春闈,說不定三年前陳家就一門三進士了。不對,是四進士,大舅父也是兩榜進士出身。
而今年的秋闈,沒中舉的三位表哥還躊躇滿志,要一舉得中,然后陳家六兄弟一起進京趕考。可是,在秋闈之前,他們都死了。僥幸逃過一劫的大表哥,至今也是生死未卜。
若是沒有這場劫難,六位表哥進了京,誰還敢鄙夷陳家家教陳家怕是一躍成為大周新貴了
韓攸寧聲音低沉道,“郡主說的沒錯,陳家家教是極好的。郡主若是見過我的哥哥們,便就更加明了了,他們”
韓攸寧紅著眼圈,說不下去了。
最可惜的,就是她的表哥們啊。
那么好的年紀,大好的前程。
王采丹神色黯淡,握著她的手,陪她沉默著,氣氛一時低落。
趙承淵幫韓攸寧續了杯茶,溫聲道,“說那么多話,喝茶潤潤嗓子。”
韓攸寧喝了口茶,壓下情緒。
其實她和王采丹現在不過是初識,說這些有些交淺言深了。可王采丹那般友善,讓她不由得卸下心防,當作前世的老友談天了。
她把岔開了話題,“姐姐喜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