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禮隊伍繞京城一圈,吸引無數百姓的圍觀和追隨。
“這是晉王府出來的”
“晉王爺要娶親了是哪家閨秀”
“不會是定國公府大小姐吧”
抬聘禮的王府侍衛一路笑著,耐心為百姓們解答疑惑,“你們猜對了,我家王爺正是去定國公府送聘禮。太后娘娘昨日下的賜婚懿旨,皇上親準了的。呶,這就是懿旨”
“果真如此”
“看來傳聞非虛,聽說昨日晉王爺為美人沖冠一怒持劍殺進鎮國公府,帶走了昭平縣主”
“晉王爺性情中人,對昭平縣主一片癡心,真是羨煞旁人”
“那是,晉王爺喜歡的是胖美人嘛”
“哎呀,那胖美人店里的生意要更火爆了王爺娶了正妃,不還得有側妃,侍妾嗎”
侍衛笑呵呵聽著百姓議論,跟他們介紹著每一樣聘禮的來歷,“第二抬的祖母綠玉石,是先帝留給王爺的,第三抬的翡翠鐲子,都是先太后留給王爺的,都是讓王爺給未來王妃的聘禮。”
人群中一片嘩然聲。
這聘禮之貴重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貴。
先帝,先太后,當今太后,當今皇上,所有最貴重的人的心意都有了。
要不就說,晉王爺身份尊貴
這門親事,當真是上下滿意的天作之合
與街道上的聘禮隊伍一般熱鬧的,還有京城四方的城門外。
城外的開闊處,白皚皚雪地里,扎起了長長一排的粥棚。
一溜熱氣騰騰的大鍋,有熬粥的,有摞著高高的蒸籠蒸饅頭的。熱粥的清香和饅頭的甜香四溢飄散,在寒風中顯得格外溫暖誘人。
棚子里是堆積成山的事先做好的饅頭,碼放的高高的一袋袋米面。
下人和侍衛們忙成了一團,做饅頭蒸饅頭的,分粥的,維持秩序的。
粥棚前,衣衫襤褸的難民乞丐和城中窮苦百姓排成了長隊,一排排擁擠蜿蜒到很遠的地方。
百姓們面露喜悅,翹首期盼,看著前方熱氣騰騰的地方。
大雪三日,對窮苦人來說便顯得難捱。
每逢大雪,就會有城中大戶施薄粥,可施白面饅頭的卻從來沒有
饅頭頂飽啊
有騎著高頭駿馬的侍衛,腰纏紅巾,往返于隊伍中維持秩序,一邊喊著,“太后娘娘和皇上為我們晉王爺和定國公府大小姐昭平縣主賜了婚,今日是王爺送聘禮的好日子。為感念皇恩浩蕩,晉王府在此施粥十日,每人一碗粥兩個饅頭”
竟然是每人兩個饅頭十日
那就將雪后最冷的日子熬過去了
百姓們齊聲歡呼,亂哄哄感謝著,“謝王爺”“王爺威武”
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念晉王府恩德,只盼著王爺能和縣主白頭偕老,長命百歲
人群中有人喊著,“皇上萬歲”
“太后千歲”
“晉王爺縣主百年好合”
百姓們也跟著高聲齊呼。
“皇上萬歲”
“太后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