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魏若給出的解決方案讓她不是很滿意。
看云氏眉頭蹙著,遲遲沒有做決定,魏若也就沒再多說什么。
她已經按照約定的過來幫她查看土壤提出建議了,愿不愿意接受照做就是她的事情了。
過了好一會兒后,云氏道“我會安排人提前采購幾車羊糞進行一次施肥的。”
魏若聽出話里的意思,云氏打算施肥,但不打算按照魏若說的那個量進行,只打算施肥一次,并且兩百畝地只用幾車的羊糞。
魏若也沒說什么,尊重云氏的選擇和決定。
“另外上次與你說的那個稻種應當是沒什么問題吧”云氏又問。
“沒什么問題。”
“那就好,用那個稻種的話,即便是肥力不怎么夠的土地也能長得不錯吧。”云氏將更多的希望放在了好稻種上面。
“這個我不敢打包票,畢竟再好的種子也得要有好土地,缺一不可。”魏若道。
而后云氏又告訴魏若“興善縣的那個莊子今年我也打算種些紅薯了,據說那東西很好打理,不像水稻那么精細,去年在興善縣種紅薯的那戶人家不僅自家糧食管夠,還賣了不少。”
云氏不知道那戶人家就是她面前的魏若的。
“嗯。”魏若不覺得意外,今年興善縣很多人家都改種紅薯以保證糧食產量了,這是好事。
雖然長期食用紅薯可能沒有米飯好吃,但在年程不好的時候,大家最主要的目的是吃飽,而非吃好。
而后云氏又跟魏若說了一些關于家中產業的事情,魏若都認真地聽著,但基本不做評價。
云氏對家中的產業的整體規劃都是沒有問題的,除了不舍得花錢做前期工作之外,其余的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來。
三月二十,時隔一月,臺州府控制瘟疫一事得到了朝廷的嘉獎。
城內特地張貼了府衙的公示,將在此事之中做出卓越貢獻之人的名字都寫在了上面。
其中魏若的兩個名字都出現在了公示上,一為許禾右,是和程大夫、蔡大夫等人被寫在了最顯眼醒目的位置。
二為魏清若,是以協助靜敏郡主為百姓奔波為由出現在公示上的。
能有此殊榮,除了魏若自己的付出之外,袁夫人的格外關照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論功行賞的時候,府衙將朝廷的賞賜送到了校尉府。
魏若是宗族室女,論功行賞的時候功勞是記到校尉府的頭上的,稱校尉府為臺州府百姓做了貢獻,記了魏明庭一記功勞。
新
i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