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剛讀書回來,必然是累了,讓你過來陪我會不會太累著你了”同知夫人詢問道。
“沒事,我不累的。”魏若道,“不知夫人找我何事是為了枇杷膏嗎”
“枇杷膏也是原因之一,我家老太太千叮嚀萬囑咐的事,我可不敢忘。不過我此行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目的,便是答謝上個月大姑娘要我備上新秧苗的事情。”同知夫人道。
同知夫人的這兩個目的魏若都不意外,上次給徐老夫人的枇杷膏也差不多到時間吃完了了,而秧苗一事最近也發酵開了。
“夫人不必掛心,我也不過是提了一嘴,并無做什么費心的事情。”魏若道。
“話不可這么說的,大姑娘這一提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旁人都沒這么快看出來秧苗的問題,就大姑娘有這等本事。后面也有人發現問題的,但都比大姑娘晚,不如大姑娘這般慧眼如炬。這種事情必然是越早發現的越好,差天都可能要了命的,更何況還有好些人直到這幾日秧苗大片枯死才發現的,那可真是追悔莫及。”
同知夫人一通感慨,看魏若的眼神也是一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順眼的模樣。
魏若只得笑笑道“能趕得上就好,這才剛開年,如果因為這事耽誤了未來一年的農事,擱誰身上也不好受。”
“就是這么個理兒本來去年年程不好糧食欠收大家心里面就忐忑著,這才剛開年,再這么一折騰,大家這心都快要死了。”同知夫人非常認同道。
緊接著同知夫人又道“先前我就聽郡主說起過大姑娘對農事很有見地,當時只是耳聞,如今親眼所見,方知袁夫人所言絲毫不虛,大姑娘當真是博學多才。”
魏若被同知夫人過分的熱情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袁夫人謬贊了,我不過是略懂皮毛罷了。”魏若也不敢說自己有多精通。
同知夫人和魏若熱切地說著話,云氏被晾在了一旁。
而同知夫人和魏若二人說的話云氏也插不上,便只能尷尬地坐在一旁配合著笑。
魏若和同知夫人說了好一會兒后,同知夫人才依依不舍地離去,離去前送了魏若一些禮物,是兩個錦盒,魏若并未當場打開。
作為回禮,魏若則將四罐子枇杷膏和一些柑皮茶贈與了她。
這柑皮茶是取曬干后柑橘的皮,加以鹽巴腌制,再配上幾味中藥制成的。可做茶飲,清熱利咽,可緩解咽喉不適。
同知夫人本要支付魏若銀子的,魏若道今日份的枇杷膏是收了同知夫人禮物后的回禮,不是出售的,不收銀兩,同知夫人也就沒跟魏若客氣。
送別了同知夫人后,云氏一臉欣慰之色地對魏若說“若兒你又立功了,且方才與同知夫人的交往處理得非常好。”
魏若神情淡淡道“今日我有些乏了,就先回屋去了。”
很顯然魏若并不想跟云氏多說什么。
如今的魏若比初來校尉府的時候表現得更加直截了當,對云氏的態度也愈發地疏離冷漠,有外人在的時候還好一些,沒有外人在,魏若表現得直接明了。
家里人陽了,高燒不退,我應該逃不掉,孕期陽有些慌。
寶子們也要加油,沒陽的努力挺進決賽圈;陽了的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