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兒童組,“每天吃都不會膩的日式便當”這個題目看似范圍很廣,實際上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會做的便當就那么幾種換著來。
剛開始還有點新意,到后面清一色的炸雞塊、章魚腸、雞蛋燒盡管每組菜品只吃幾口,大眾評委們也有點吃不消了。
名廚評委的專業性就體現出來了,他們面不改色地品嘗,甚至還能變著花兒地點評。
打分暫時不揭曉,會在最后頒獎時公布名次,因此在被二十組便當折磨后,工作人員們緊接著呈上了二十組甜品。
如果說兒童組的成品味道千篇一律,那么少年組的就是難吃得各有千秋。
倒是也有做出和式點心的,也有自暴自棄直接烤了個蛋糕,但仍然是半成品和一看就是食材糅雜在一起做出來的東西占了多數。
大眾評委救命
本來以為來當試吃員很爽,怎么會這樣
白鳥任三郎保持著優雅的動作,實則心生悔意就應該讓千葉來的,他看上去就不挑食。
小林夕在底下津津有味地看著這位警官沒忍住露出的無語表情,覺得還挺難瞧見的。
在經歷了十幾道地獄甜品后,評委們都已經不抱希望了,但一看這次端上來的點心都一怔。
每人面前的瓷盤都雪白簡單,裝著三朵粉白相間、不同模樣的小巧花朵,圓潤可愛,分別是玫瑰、櫻花和不知品種的花。
前兩朵是用模具壓的,最后那朵則是用圓形模具壓了個底子,然后再仔細雕刻出來。
大眾評委們說不出個所以然,名廚們卻有得講。
擅長甜品的常波主廚端起碟子嗅了嗅“是紅豆山藥糕,很地道的華夏做法,樣子也漂亮,最后這朵花應該是芍藥。”
菜式和做法沒有問題,只剩下主題。
“芍藥在古代華夏是代表愛情的花朵,櫻花和玫瑰則分別代表了日本和西方的愛情,很貼合。”堂森主廚接著道。
女主持人見多識廣“古代華夏有一首詩,名相思,其中就寫到紅豆代表男女之間互表心意的信物,確實是非常符合代表愛戀的華夏甜品這一題目。”
眾人分析了一番,聞著淡雅清新的香味,對它的味道也有了幾分期待。
試吃開始,所有評委都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加速咀嚼咽下。
與和式點心與西點不同,華夏甜點本身不算多甜,追求高雅適中的甜味,山藥的口感粉糯,紅豆泥細膩,在舌尖上緩緩化開,很有層次感。
本來一朵花分量就很小,女性還能勉強分兩口,男性一口就能吞下,還咂摸著嘴覺得不夠吃。
正當他們埋頭吃著這難得的美味,拯救被摧殘許久的味蕾時,只聽后頭哐當一聲。
回頭一看,伊桐主廚瞪大雙眼,雙手掐著衣領,張嘴口吐白沫,那張帥氣的臉蛋變得十分扭曲。
他倒在桌上掙扎幾下,不動了。
周圍人都嚇傻了,好一會兒常波主廚才手臂顫抖去碰對方胳膊,“伊、伊桐先生”
此時,舞臺和觀眾席傳來一大一小的吶喊雙重奏“不要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