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青丟下長安跑回江都府的消息差不多已經傳遍了大亁所有的城池,各城駐軍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自認是呂青嫡系的,差不多都認同保存實力的理論,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各自暗自收拾行李琢磨著找個合適的時機追去江都府,本就跟呂青政見不合的,著手準備學習長安投降的操作,還有些則已經被周圍的亂民拖跨了,終使想抵抗,也有心無力。
總而言之,從當初鎮西軍剛剛起兵,到后來地震之后民亂四起,再到現在呂青棄都城而逃,鎮東軍的軍心早就已經一步步的崩潰了。
他們一路過去,面對鎮西軍大軍壓境,那些駐軍要么跑,要么降,根本沒幾個有能力真正跟鎮西軍死扛。
十多天的時間里,年深就率軍連下數城,除夕那天,年深的大軍剛好到達洛陽。
洛陽的駐軍和河南縣的縣令都已經望風而逃,唯有洛陽縣縣令帶著一眾人等候在城門前迎接年深。
三年任期期滿,洛陽縣原本的縣令李長風早已調任他處,新任縣令顧念自然是不認得的,倒是他身后跟著的縣丞和縣尉,還是當初那兩人。
當初李長風得顧念提點,給吳鳴翻案,救下了自己一命,本就對年深和顧念他們充滿感激,后來燒蝗的這件事又得了年深的消息,再加上秋濃渡的經濟支持,最后也算是在蝗蟲口中幫洛陽各縣的百姓搶下了不少糧食,順利渡過災年。
碳毒一事他不好說明真相,但燒蝗一事就沒有那么多顧慮了,大約是本著補償他們心思,他不但沒隱去年深顧念和申國公府在其中的作用,反而毫不避諱的大肆宣揚,所以洛陽城內外,鎮西軍的口碑也是相對不錯的。
現任洛陽縣縣令姓趙,他最終選擇留下來,有一半其實是出自縣丞和縣尉的勸說。兩人當初都跟著李長風與年深打過交道,也全程參與碳毒案和燒蝗一事,聽聞年深率領大軍過來,十分樂見其成,便極力勸說縣令,與呂青相比,洛陽如果轉到年深和鎮西軍轄下,肯定只好不壞。
兩人看到年深旁邊的顧念,笑瞇瞇地叉手打了個招呼,再看到顧念旁邊的吳鳴,卻是一愣,這當初逼著縣令道歉的要命冤孽怎么也在
吳鳴揚起下巴,眉峰微挑,半是挑釁半是調侃地看著兩人。
時過境遷,今時不同往日,意識到他的身份已經迥然不同,按照這個位置來說,甚至很可能已經是年深的心腹,縣丞和縣尉連忙垂頭行禮,不敢再與他對視。
趙縣令跟當年的李長風一樣,在縣衙后院為年深他們安排了筵席,寒暄幾句,他正要邀請年深赴宴,后面秋濃渡的掌柜卻先開了口,“家主有命,秋濃渡已為年將軍和各位英雄豪杰備下除夕接風大宴,請將軍和諸位前往。”
秋濃渡背后是誰,趙縣令自然一清二楚,一時間便有些躊躇,不知道該不該再繼續邀請年深,他正在猶豫之際,站在秋濃渡掌柜旁邊的另外一個人又搶著出了聲,“今日除夕,年將軍理應與民同樂,再說了,我摘星樓的廚子才是洛陽城第一,秋濃渡那邊,年將軍明日再去不遲。”
大約是與秋濃渡的掌柜比較熟識,這位摘星樓的掌柜邊說邊拍了拍秋濃渡掌柜的肩膀。
他這一爭,其余的富紳也忍不住紛紛開口邀約,一時間,眾人爭執不休,都希望年深能先賞臉去自己那邊。
顧念其實想去秋濃渡那邊,畢竟是葉九思手上的生意,去那邊吃不用有什么顧忌,跟去自己家吃飯沒區別,但眼下他們畢竟初到洛陽,盛情難卻,也不好傷了這些愿意歸順的富紳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