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枝頭秋風過。柔柔涼意,根土相惜。
庵房內外喜悲愁。種種青絲,條條難梳。
百感交集思緒亂。兄瘋母仇,恩德留戀。
自古多有傷離別,取名韻錦,以釋心頭。
“若錦,素海棠是位女子吧”我無力地坐下柳若錦的床榻邊,道。
“是的,她是滅影門派來的。今日,幸得有她在,不然也不知我和我們的孩子能否安全度過。”柳若錦輕撫著躺在身邊的孩子,道。
“故門主雖說做過很多錯事,但他對你確是真心實意,這是他給我的滅影令,現在我把它交給你吧。”我從懷中掏出滅影令,凝視了片刻,遞向柳若錦,道。
“明軒,人生是否都如此難以決絕母親之仇,我真要找親生父親故遺名去報嗎可他今日,又派素海棠,護下我和我們的孩子,我該怎么辦蕭未遇是我的師哥,卻因我神志不清,瘋癲行事,我難免有些愧疚之心還有,惠靜師太,她為救我而身亡,臨死之際,信任我而重托之,照顧好她庵中弟子們”
“可現下,我們一家三口皆已無事,本該去過,耕讀桃源、青磚黑瓦、良田美池、男耕女織的生活,可我心中卻百感交集,思緒甚亂”柳若錦用手捂著胸口,情緒多少有些激動,神情復雜的,接連道。
“若錦,若均衡被打破,任誰都不會平靜的。你當下的心情,我甚是了解。當初,我離開應天府之時,又何嘗不是如你今日一般,可我如今什么都沒做,淡然的活著。遇到你后,你就成了我的全部,當然,還有我們的孩子。”我微嘆一聲,雙眼迷離地望向庵房之外,看著庵院中漸黃的枝頭,緩聲道。
“明軒,我還沒聽你說過,你的過往,你是應天府人嗎”柳若錦滿臉愁容,道。
“我父乃是當朝的陜國公郭興,祖籍濠州。元末之時,群雄并起,父親拳勇有膂力,擅長騎射,為人又慷慨大義,備受百姓推崇。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父親隨本姓的郭子興起兵攻占了濠州,聲勢浩大,數千名年少體壯的青年相擁投靠,形成反元的一面旗幟。”
“隨后,郭子興的養女馬氏與當今圣上朱元璋結為秦晉之好,從而,父親也轉投在朱元璋麾下,隨軍先后攻克滁州、和州,又渡過長江,攻克采石磯、太平府、溧陽、溧水,其間父親英勇善戰,威名遠播。至正十六年1356年,父親又首先攻占臺城,他也因戰功被授予管軍總管,進升為統軍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