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七年1357年,父親隨徐達攻克常州,他連續七個月不解戰甲。后又隨朱元璋、常遇春等大將南征北戰,先后攻取寧國、江陰、宜興、婺州、安慶、衢州等地,勢如破竹。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攻占江西南昌。”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父親隨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時,獻上火攻之策,大破陳友諒。從此,父親也一路平步青云,從鷹揚衛指揮使到鎮國上將軍、大都督府僉事的職位。”
“洪武元年1368年,父親帥兵跟從徐達攻取中原,攻克汴梁,守衛河南。又經徐達推薦,鎮守潼關。潼關是三秦的門戶,當時,哈麻圖據守奉元,李思齊、張思道等互為掎角,窺伺機會準備東犯,父親全力守衛。擊敗了連連來犯的王左丞等人,后又與徐達,率輕騎直搗奉元,最終攻克其城。隨后,父親用了兩年時間,鞏固邊境,邊境再無戰事。”
“洪武三年1370年,父親先后被封為秦王武傅、陜西行都督府僉事、鞏昌侯,食邑一千五百石,賜予世襲的憑證。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又命父親攻伐蜀地,攻克漢州、成都。父親戰功赫赫,幾乎無人能敵,不料在回京第二年1384年去世,朱元璋輟朝三日,追贈陜國公,謚“宣武”。同年冬,葬于聚寶山之原。”我的目光緩緩的轉向了我和若錦的孩子身上,將父親的生平戰功,向柳若錦娓娓道來。
“明軒,你也是將門之后,本該高官厚祿,又怎會暈倒在郊外路間,被母親所救呢”柳若錦,疑惑道。
“這要從百官之首的左丞相胡惟庸說起了,胡惟庸此人頗有才干,又懂得察言觀色,甚得朱元璋的寵信。但自從他當了多年獨相,異常自負,內外各部門的奏章,他都先拿來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熱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職位的功臣武夫,競相奔走于其門,賄送金帛、名馬、玩好之物,不可勝計。大將軍徐達,也因此,極恨他奸惡,將他的列舉上呈給朱元璋,朱元璋不但沒有降罪于他,徐達還因揭發胡惟庸,差點遭了胡惟庸的謀害。”
“那時,同大將軍徐達一起揭發他的,還有劉基。他雖未能謀害掉徐達,卻趁探視劉基病情之時,對劉基下毒,將其毒害。后,他又與太師李善長相勾結,他權勢更盛。說來也巧,也在那時,有人傳言:在他定遠老家的井中,突生石筍,出水數尺深,獻媚的人爭相說這是祥瑞之兆。還說他祖父三代的墳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連番吹捧之后,他驕縱一時,從此有了異心。”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國來進貢,胡惟庸等人不報告朱元璋。宦官出來見到了,便進宮奏告朱元璋,朱元璋了解原委后,欲對胡惟庸重判。第二年正月,又有多人聯名告發了胡惟庸。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輪番訊問,將胡惟庸誅殺。”
“胡惟庸死后,他造反的陰謀還沒有全部暴露,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胡惟庸的逆謀進一步大顯,朱元璋大發雷霆之怒,肅清逆黨,被誅殺者達三萬余人。又做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此案株連蔓引,直到數年之后,還沒有清除干凈。”
“因胡黨而受株連至死或已死而追奪爵位的開國功臣,竟有一公二十一侯,已故父親郭興也被牽扯到其中,不但被朱元璋消除了爵位,還有滅郭家家門之意。跟隨父親多年的秦大叔舍命將我帶出,誓死要為郭家留下血脈。”我的眼中閃爍著淚光,悲痛得望著柳若錦又述說道。
“明軒,你如今是否還有恨意”柳若錦緊緊握住我的雙手,柔聲道。
“有恨意又如何我能單槍匹馬殺進皇宮嗎再說胡惟庸案頗多謎團,父親到底有沒有牽涉其中,誰又能說清楚呢”我無力得望著柳若錦,緩言道。
“按說,你父親在回京的第二年便去世了,就算參與其中,也必定無太多過錯。”柳若錦疑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