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敵人惡意驅趕它們,鞭打它們,馴服它們,使得它們任由敵人殺死,或是成為敵人進犯我大明的鐵騎”郭明軒,一臉嚴肅,道。
“是啊那時,它們的主人該有多心痛啊”李遠,遲疑道。
“若不想它們的主人心痛,就要在適當的時候去勸諫丘福,不能讓他冒進,中了敵人的全套。”郭明軒,朗聲道。
“勸諫哈哈。我當然會去勸諫與丘福,因為我已有了不好的預感。哎,大戰在即,主將卻如此意氣用事,此戰恐怕要損傷無數了。”李遠一陣冷笑后,又嘆聲道。
“其實也不然。”郭明軒,忙道。
“噢”李遠撫摸著戰馬的右手,緩緩垂下,他漸漸地轉過身來,注視著郭明軒,疑惑道。
“靖難之役中,你能舉城投降于朱棣。此時,你何不取代丘福,必能確保大明軍隊擊敗韃靼大軍。”郭明軒面無表情,且目光凌厲,道。
“哈哈”李遠抬起右手,拍了拍郭明軒的肩膀,一陣冷笑,欲離開馬廄。
“怎么不敢嗎若丘福一意孤行,你取而代之,既能救下你身后的戰馬,也能救下隨你們出征的十萬精兵啊”郭明軒,赫然道。
“正因為有了靖難之役中的舉城投降,才有了此次我不能取代丘福的結局。”李遠黯然傷神,道。
“你”郭明軒好似有些明白,李遠話中的含義,但他有一點卻始終想不明白,若真到了十萬將士生死存亡之際,這李遠難道真要去在乎這些呢。
“當時,我鎮守蔚州,眼見燕王勢大,圣上弱小。考慮到城中百姓、軍將,不得不舉城投降。其實,我也在賭,賭燕王是否是一位明君,結果我算是賭對了吧。”
“一個人另投明主,可以稱為識時務者為俊杰,或者,不忍看到百姓的疾苦。可,若我此次反了丘福,取而代之,別人又會說些什么”
“當今圣上,既然任命丘福為總兵官,佩征虜大將軍印。封我被參將,協助于丘福,我就該謹遵圣命,以大將軍丘福為重。豈能撇下丘福不管或有取而代之之舉呢”
李遠眉頭緊鎖,好似異常激動,他接連言語后,又搖頭苦笑道“人有時的確很無奈,也的確只有一次選擇。既然選擇了,就唯有認命,死在自己的選擇上,也算是死得其所吧。”
李遠對著郭明軒,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他又用手拍了拍郭明軒的右臂,返回到馬廄前,撫摸了幾下傲然站立、氣宇軒昂的戰馬后,便大步向遠處走去。
“我叫郭明軒,望有機會再與李遠將軍促膝長談。”郭明軒望著李遠的背影,輕喝道。
“無意義了,你回去吧。”李遠高舉右手,來回擺動著,毅然地消失在了郭明軒的眼前。
求推薦票、月票;求收藏、訂閱,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你們。嘆清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