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
鄭和與王景弘受命,駕海舶四十余艘,統軍二萬七千余人,第四次下西洋。
此次出海,鄭和總結了前三次的出海經驗,在人員配置上更加顯現出專職優勢。
其二萬七千余人中,朝廷官員868人,船隊指揮93人,記錄事宜者140人,錦衣衛百戶43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
而,隨行醫官醫士多達180人,大明朝精銳軍隊26800人。
偌大的港口,鋪天蓋地的歡送人群,冷溶月獨自一人屹立其中。
她沒有表露身份,也沒有對旁人說過一句話。
只是眾人笑著,她也笑著,細細地看著比那前三次出海,還要隆重得百姓聚集與歡呼。
沒人知道她在想什么,她就那般久久地站著,不知疲倦的站著。
直到望不見海舶的影子,直到偌大的港口空空如也
當,大明朝出海船隊再次來到錫蘭國時,昔日的港口已無了任何守衛。
但,也多了一間偌大的房屋。
這房屋是大明朝的房屋,亦是最熟悉的建造風格。
鄭和與王景弘的眸光都已完全出了神,他們也好似又返回到了大明朝一般。
這里,為何會有一間大明的民宿呢
他們來不及多想,快步下得海舶,其眸光也細細地打量著眼前的一切。
雖說,他們面前的房屋是故鄉的樣貌,但用來搭建房屋的木材,卻是他們所熟識的。
誰會不認得差點使得自己喪命的林木呢
這搭建房屋的木材,正是昔日錫蘭隊砍伐下來,阻斷他們退路的林木。
燃燒過的余灰,已變成了漆黑色,正正的嵌在房屋的每一根脊柱上。
如昨日,如曾經。
此刻,鄭和與王景弘已慌了神,他們好似已意識到了什么。
那日,圍困在錫蘭國康提王宮的他們,即使已挾持了錫蘭國國王亞烈苦奈兒,他們在退守時,也是慌亂的,登上海舶后亦是心有余悸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兩人也自是來不及多想什么,更顧不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