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中要塞的古里國。
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
它西臨大海,南連柯枝國,北接狠奴兒國,向東航船七百里,則便是坎巴國。
而,自錫蘭國出航的鄭和,不到十日便可至此。
當地風俗與錫蘭國相似,國人皆敬牛。
當地百姓同樣將牛糞燒成白灰,磨細。
用規整的布,做成小布袋,裝滿磨細的白灰,常年帶在身上。
他們每日洗完臉,便取出小布袋里的些許白灰,攪拌在水中,搽涂在額頭之上。
然,古里國的內部也分為五等人,且等級制度苛刻。
因,國內大半皆信奉回回教門,所以回回人,則在最頂端的階層。
剩下的則是,南昆人、哲地人、革令人、木瓜人。
古里國國王并不是回回人,而是南昆人,所以,他大象與牛,皆敬。
當然,南昆人為何會崇敬大象,也自是有著說法的。
但,因為嚴格的等級制度,國王身邊的兩個最親信的大頭目,便不得不是回回人。
這兩位大頭目,就好似大明朝皇帝陛下任命的宰相與大將軍那般,掌管著國事,均身居要職。
而,古里國王位的繼承,也是與大明朝有所不同的。
其,王位不能傳給兒子,卻必須要傳給外甥。
王族之女所生之子為嫡族,可繼承王位。
若,國王無姐妹,則王位要傳給國王的弟弟。
若,國王連弟弟都沒,那便要傳給國內有大賢德之人。
世世代代皆是如此。
古里國內,山多地瘠,有谷無麥,但行人禮讓,民風淳樸,路不拾遺。
王居所在與官員府邸,多在深山之中。
臨近海岸的平坦之處,皆是市井,供各國來客進行貿易。
海陸一色的市井,除了熱鬧,還是熱鬧。
一色的,并不是同樣的顏色,而是連綿不斷的買賣人群
此刻,海岸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大明海舶與各國船隊,船上的人們朝岸邊張望,歡顏喜慶。
陸地上,則是早已上岸來的各國人,他們流連忘返,仍離不了展顏暢笑。
琳瑯滿目的物件,五花八門的飾物。
任誰來到此處,都會不禁去怨恨,為何偏偏只生得一雙眼睛,就算是再多生上三、四雙眼睛,也是絕看不過來的。
柳韻錦在不知不覺中,已被叫賣的西洋布給吸引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