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我只是戰火里的一只飛蛾,哪怕我瞬息間就會灰飛煙滅。
我也會勇敢的,義無反顧的,不回頭的往前去。
兄長,我來向你辭別。
此生一別,再不相見。
縱山高路遠,不必憂心。
白起坐在帳中,蘇搖鈴進來的時候,王龁也在。
他在匯報斬首的戰績。
頭頂的玄門,除了蘇搖鈴等人,沒人能看見。
對他們而言,只是雒水之上,有著數日的陰天烏云罷了。
白起的桌案上,放著渭陽來的信。
蘇搖鈴沒問,他也沒說。
這四十多萬趙軍不殺,秦國可以依此為籌碼,向趙國索要城池,糧草,土地,金銀
這場戰爭拖到現在,秦國何嘗不是國庫空虛,百姓饑餓,所有的糧食都用來全力支援前線,青壯年投入戰場,回不了家
但不殺這四十萬人,就滅不了g。
更重要的是秦軍這么多年的投入和謀劃,都將毀于一旦,趙軍休養生息,恢復過來,就會重蹈當日趙國騙城的覆轍,秦國又要重新征兵,重新攻趙死了那么多人,都將是白白死去,而且以他對趙國的了解,多半又是畫大餅,騙秦軍退兵而已,數十年前就騙過一次,如今在騙,也不是不可能,而且還沒有什么心理壓力。
所以,白起從頭到尾都不相信趙國的割地求和的要求。
他不相信,但秦王和渭陽不會不信。
為秦國統一天下,掃除一切障礙,趁機消滅趙國最大的反抗力量,是他的首要目標。
他這一顆棋子,是秦王手里最鋒利的劍,原本就是為了棋手的勝負而生的。
既是為了天下,也是為了秦國。
他甘愿做白棋手里的一顆棋子。
見蘇搖鈴進來,白起便知道她是來告別的。
蘇搖鈴無法告訴他,他的未來。
秦國攻趙,白起稱病不出,他人從中作梗,秦王最后賜下君劍,讓他自刎。
告訴了他又如何,他沒有死在長平,也會死在杜郵,沒有死在杜郵,也會死在別的地方。
即便是告訴了白起,當他知道不該出戰的時候,無論秦王下多少令,他也絕不會同意出戰,因為那只是領著全軍將士去送死罷了。
因此,蘇搖鈴也只是暗示他了幾句。
聽完了她的話,他嘆了口氣。
“我出生在這里,也將死在這里。”
座上這位傳奇的老人淡淡一笑,“任何人都是如此,天下人的命,原本就都由不得自己,但那又如何就因此消沉,痛苦嗎”
他下令殺了這四十多萬人,人命算在他的身上,秦王隨時可以脫身,秦國也可以。
但不殺趙軍,秦軍就永遠打不過雒水去,永遠被攔在西陲之地。
罵名足夠多了,功績也足夠多了。
接下來就是攻趙,直取邯鄲,趙國一破,韓國無力阻擋秦軍,齊楚燕魏亦不在話下。
白起向她敬酒,“此次一別,”
蘇搖鈴回酒,“再不相見。”
白起哈哈大笑,“好,好一個再不相見”
王龁本想留下丁進,但這十多歲的年輕人,施施然告了別,“天下之大,我還未曾都去見過,我也明白自己的實力,行軍打仗是在不是我的長處,就讓我去諸國看看吧。”
孟山本想跟著丁進走,但丁進拒絕了“我已經沒什么好教你的了,先生我替你算過,跟著王龁,你的命,未來與我再無交集。”
孟山不懂,卻在丁進離開后,沉默了數月,直到雒水的水再次變得清澈,直到長平的土地上,滿是山丘。
二百四十名未滿十歲的年幼“趙軍”,幸免于難,白起給了他們干糧和水,指了路,放他們回了邯鄲。
一時之間,邯鄲城家家縞素,哭聲喊聲數月不止。
g留下的程序,真能就根除干凈嗎
數百年后,未必不會有殘存的程序再次死灰復燃。
蘇搖鈴要做的,要說的,已經交代給丁進和王龁。
丁進果然是白棋為她準備的最后一個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