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廠有五個研發中心。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或多或少發生了些變化。
微型計算機研究制造中心變化不大,目前還在攻克二代微型機,過去一段時間倒是出口了一些微型計算機,數量不是很多但收入相當不錯。
徐新華所在的第研究中心,因為從天津引來彩電生產線后,如今成為無線電廠的新寵,連帶著原本不沾的第研究中心的地位都水漲船高。
當然徐新華本人深知低調才是長久之道,跟誰都客客氣氣的,畢竟你彩電生產線搞得再好,也得有配套的半導體是吧
那就得跟半導體研究中心的老王處好關系。
你看人家老王不聲不響的就把這晶圓純度提升,良品率提高了十幾個點。
這可不得了。
彩電、收音機、錄音機,這些涉及到半導體的電子產品,哪個能離開集成電路
人家那才叫悶聲發大財呢。
聽說最近都想把這晶圓生產線升級了。
乖乖,這還得了
英寸的晶圓生產線,是當前半導體產業最先進的生產線了。
再升級,那豈不是要趕超日本美國
這跟做夢似的,簡直不敢想。
王主任也覺得,放在幾年前,簡直不敢想。
這一切的變化,大概得源于當初從日本引進這條英寸的晶圓生產線。
從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樣了。
王主任在耐心的等著南雁來這邊視察工作。
前幾天晚上的家訪讓他心里有數,雖然不是頭一個被視察,但給了他足夠多的時間來撰寫工作報告,以及對未來幾年工作方向的規劃。
但南雁遲遲沒來,這讓王主任有點不安。
不應該啊。
這幾天南雁的行程他都打聽了的。
去了彩電廠,還點名表揚了生產線上的工人,以及幾個提出產線升級的工程師和工人。
甚至獎勵了這些人一人一臺彩色電視機。
不管什么時候獎勵都是好使的,尤其是這種榮譽伴隨著物資獎勵。
雖然不在廠里,但言兩語就能得到工人的尊重與信賴,這種能力還真不是誰都能有的。
你看老徐兢兢業業的當老黃牛,不舍得搞這些獎勵,就口頭表揚請人吃了個飯,哪比得上現在這大手筆,整個彩電廠都掀起了一陣技術學習的高潮。
后來又去了老陳主持工作的收音機廠和老趙主管的農用研發中心。
收音機廠那邊沒轉型,這事王主任挺納悶的。
畢竟南研所那邊的事情聽說了,如果從南研所引進那隨身聽制造技術,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就不知道為什么,高廠長全然沒有這個打算。
還讓收音機廠繼續干老本行。
不過國內的收音機市場還挺大,做這個倒也不是不行。
至于農用研發中心,那個部門一直都那樣。
老趙不爭不搶的一直在搞些小東西,聽說和農學院的項目團隊有合作,在搞一些技術方面的研究。
反正廠里就這么養著,倒也習慣了。
這個部門都去了,接下來不是他們半導體研究中心,就是老黃那邊的微型計算機研究中心。
聽說賀蘭山暫時回不來,高廠長要投身到微型機的研究中去。
所以老黃那邊應該是最后一站才對。
按理說該輪到他們這邊了。
咋就被略過去了
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王主任開始反思。
想起了前幾天余明城傳達的工作指示。
那或許,不該簡單的復刻這些光刻機,更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專利
行吧。
隨便領導什么時候來視察吧。
他先安排人,把這交代下來的任務捋清再說。
南雁的耳報神很快就帶來了消息。
半導體研究中心那邊開始進行光刻機的相關研究。
這個消息讓南雁笑了起來,行,她改天有空去半導體研究中心那邊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