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琳瑯被冬雪的話逗笑了,點了點她的額頭。
最后那火盆子到底沒有送成,楚琳瑯親自去了一趟書房。因為冬雪提醒得對,就算周隨安耍性子擺臉子,也不該是現在。
他周隨安要臉,難道她楚琳瑯的臉就是鞋底子,讓人隨意踩在腳下
到了書房,楚琳瑯也不客氣,只跟周隨安說,家里有客人,他若是立意下她的臉,就干脆直接寫休書,她拿了就走,不敢耽誤他娶青梅竹馬。
不然的話,就痛快些回房,免得多浪費一盆炭火上次他打了張走馬,那走馬訛人,足足讓他們家賠了五十兩的湯藥錢,家里現在精打細算,鋪張不得
周隨安原本入書房也是被問得心虛。他知道楚琳瑯的脾氣,那是說到做到的。若是真鬧得沒臉,也不好收場。
楚琳瑯給臺階,他也悻悻而下,跟在楚琳瑯的身后灰溜溜地回了屋。
不過那一夜,夫妻二人也是互相背對,一夜無話,繼續生著各自的一份悶氣。
原本趙氏準備第二日找周隨安談,安排開宗祠,將尹雪芳納入門上族譜的事情。
可是她剛起頭卻被周隨安攔了下來。
趙氏聽兒子突然硬氣回絕,不免有些發急切“你是怎么回事不是同意納妾了嗎”
周隨安略顯不耐“我何時同意了是您一直自作主張眼下我公務繁忙,六殿下都來了州里,你說我哪有心思弄這些后宅的事情琳瑯現在疑心我與尹小姐暗通款曲,你若提了豈不正應驗”
趙氏最恨兒媳婦拿捏兒子,現在看周隨安要改口,頓時氣得拍桌子“就算陛下親臨,也沒有阻了民間婚喪嫁娶的道理再說應驗了又怕她什么她自己不能生養,就要絕了我周家香火
周隨安記得楚琳瑯說的話,悶聲照搬“尹家若這么看好我,早干嘛去了還不是看著我做了官,又白白貼了上來我周隨安既然等不到雪中送炭,也不必別人錦上添花依我看,母親也不要再提”
趙氏覺得兒子說不出這些彎繞話,肯定是楚琳瑯的挑唆,立刻氣急道“你懂什么尹家當初的確是回鄉下了,等再回來時,劉夫人又病了一場,自顧不暇罷了。你如今雖然做了通判,到底根基不穩,那尹老爺雖然只是小小文吏,可他的連襟妹夫卻在京里衙門為官,有了這等關系,與你以后大有裨益”
周隨安聽了這話,頓覺刺耳,他一向清高,最恨這類裙帶關系,無奈嘆氣“好了,母親您老是跟琳瑯置氣她家只是販鹽,又不是山匪路霸何苦來這么看不起她而且她說了,不會阻你納妾,您若非要堅持,她會做主挑一個,不會真叫周家無后的。”
其實這后半段,是周隨安杜撰出來的。
他那娘子善妒得很,這類主動納妾的話,怕得是奪舍孤魂上了身,才能說得出來。
他這么說,也是想穩住母親,莫要讓他再夾在中間作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