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金銀這才知道原來是妹妹早就立意和離。
這鬧得她坐臥不定,疑心是自己的話攪和得妹妹與妹夫和離。于是她又帶著丈夫,趕著來看看妹妹,看看事情還有沒有斡旋余地。
楚琳瑯卻拍了拍她的手,說不準備麻煩姐姐的,既然趕上了,不妨也跟著去做個見證,兩家就此圓滿了結。
楚金銀勸不動她,無奈搖頭。父母都不在身邊,庶妹有事自己從小拿慣主意的,誰也做不了她的主。只能拉著丈夫跟著琳瑯一起去了周家。
在路上時,陪著琳瑯一起來的夏荷偷偷問琳瑯“要不要知會少卿大人一聲,請他來做個憑證”
楚琳瑯想想昨晚兩個人的不歡而散,搖了搖頭。
她跟司徒大人還沒到這樣的交情。再說,這事兒里夾雜著周謝兩家不可說的丑聞,她把司徒晟拉扯進來,以后他還如何與謝勝和周隨安同朝為官
她雖不通筆墨,卻也沒有做出這沒眼色事情的道理。
等到了周家,廳堂里坐著的除了趙氏母子,竟然還有面生的中年女子。
趙氏只含糊說她是周家的一位遠親。
可楚琳瑯冷眼看著她通身的打扮,還有說話時那純正的京腔,倒是隱約猜出了她是誰。
買賣不成仁義在,楚琳瑯簡單客套地跟趙氏施禮,便準備拿筆簽下和離書。
可就在這時,一直繃著臉的趙氏卻說“不必你簽了,隨安已經寫好了。”
說完,她就讓周隨安將放在桌子上的一張紙遞給了楚琳瑯。
楚琳瑯定睛一看卻是忍不住笑了。
這壓根就不是和離書,而是周隨安簽好了名姓,按好了手印的休書一封
雖然都是夫妻分離,但“和離”與“休妻”是截然不同的兩檔事情。
若和離,只是夫妻感情不睦,一別兩寬,各奔前程。
可是若休妻,便是女子的品行不檢點,被夫家厭棄,有的甚至連嫁妝都拿不走。背著這樣的名頭,女子以后再嫁都難了。
楚琳瑯看著上面周隨安的簽字,慢慢抬起頭,徑自問“你這是何意”
可周隨安并不回答,只在圈椅上側坐著身子,恍如去世一動不動,只低低垂下頭,連看都不看楚琳瑯,任著母親趙氏與她交涉。
趙氏的臉繃得老緊“琳瑯,你入了我們周家這么多年,我們母子自問不曾虧待過你。可是你捫心自問,當得起周家的兒媳婦嗎如今你和隨安的緣分散了,領了休書,便各自安好吧。”
那休書寫得明白,楚琳瑯的罪狀是七出中的“無子”和“妒忌”,還有不敬婆母。秉著這三條,楚氏到哪里告都不怕。
既然是休妻,那她也甭想拿走嫁妝產業,只能灰溜溜地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