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金銀從妹妹那已經聽出了原委,聽到周家如此擠兌妹妹,立刻氣憤道“你們家還真是飽讀詩書,竟能做出如此不要臉之事明明是周隨安行為不檢,搞大了良家未婚女子的肚子,怎么到頭來,卻是我妹妹背負罵名你們講也不講道理”
趙氏被楚金銀罵得臉緊,不好開口,就在這時,那個面生的婦人卻冷笑一聲道“你是楚琳瑯的姐姐吧說話可要謹慎些聽聞你相公正在河道做著糧食買賣,他應該是與我侄兒蘇峰常打交道。”
原來這女人正是謝將軍夫人蘇氏的嫡親妹妹,是謝悠然的親姨母。她說的那個侄兒,也正好管著河運,是大姐夫須得時時用銀子打點的上峰官員。
她這一句趾高氣昂的話,立刻掐滅了楚金銀的聲音,再不敢與這婦人對峙。
說起來,這讓周家出休書的主意,正是這位安姨母想出的。
當初安姨母從姐姐那聽聞了謝家的熱鬧事兒,便拍著大腿,直說這事兒可不能這么辦,
可是姐夫謝勝向來看不上她,也懶得搭她的話。
于是安姨母回身便給自己的姐姐吹風所謂人嘴兩張皮,那個楚氏打包票說只要拿了鋪子和銀子,她就能給謝二小姐保密,只有傻子才信這話。
楚氏婦人這般厲害,竟然敢拿捏周、謝兩府,以后又怎么肯輕易松開這大好的把柄
蘇夫人聽得心中一翻,忙問該如何做,才能保全了女兒的名聲
這位安姨母夫家妻妾眾多,也是個慣會用伎倆的鐵腕婦人,當下就跟姐姐道,若是信得過,這事兒便全交給她來辦。
而后,這位安姨母便頂著謝家的名頭,來到周家,跟趙氏商議了幾次。
按著這位安夫人的意思,鋪子和銀子都不必給楚氏,直接將她休出去就是了
她若是撒潑哭鬧,就將她的嘴堵上,捆住關押起來,再送出京去,看她如何敗壞謝周兩家的名聲
總之,楚氏想要帶著好名聲和離,是萬萬不能只有她被休了,才能保全周隨安的名聲,免了富貴拋棄發妻的臭名聲。
楚氏只要被休,便是污了名頭。她以后若再到處宣揚周隨安與謝悠然婚前有染,那便是楚氏因妒生恨,潑前夫的臟水,污蔑官眷名聲。
若她這么做,兩家也不必害怕。偌大的京城,還整治不了一個遠嫁異地的小婦人
到時候,只要將謝氏拿入官府,再告她個污蔑前夫,攀附高門小姐的罪名。她鋃鐺入獄,到那時,周家連休妻都不必了,直接就能出一份義絕書,打得楚氏刁婦永世不得翻身
這些話,安姨母說話很直白,就是讓這小婦人知道,今晚是她替謝周兩家主持公道。兩條路擺在楚琳瑯的面前,就看她怎么選。
再說了,周家也夠仁厚,已經出錢替她備好了船,只要她拿了休書踏出周家的門,便可以送她回轉江口楚家。
周家安全將她送回娘家,也算仁至義盡。只要楚琳瑯識時務,不要再妄想攀附別人,自可悠然安度余生。
要不然鬧起來,她一個小婦人的下場可不會太好
這一席話,聽得一旁的夏荷都氣得渾身發抖,不敢想象天底下竟然有這樣顛倒是非黑白的毒婦而楚金銀也是被氣得不輕,可幾次想開口說話,都被丈夫鉗著胳膊瞪著眼,給止住了。
楚琳瑯倒是鎮定,只是上下打量著這口若懸河的安夫人,總算是鬧明白其中的彎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