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她在,再破舊的屋院也蒸騰起了切切實實的人間煙火。
而他的主人也不再像個活死人,被困在一處荒蕪陰森的墳冢里,怎么爬也爬不出去
那天飯后,觀棋在書房偷偷問主人,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司徒晟一臉淡然地說道“我位低人輕,的確是很無用,既然如此,自然是要努力往上走一走了,我好了,她在那邊的日子也才能好些”
說完,他奮筆疾書,專注地寫起了奏折。
觀棋在一旁看著,覺得這份奏折主人似乎寫了幾天的功夫,而且那么厚的一疊,不符合制式,恐怕要被進奏院扣留駁回吧
這是初涉官場的官員才會犯下的錯處,主人難道忘了
不過主人行事,向來是不需要別人多言的。觀棋遞了茶水,便默默退下,只留下一室安靜。
過了幾日,一份厚重的“均職田”的奏折由國子監祭酒齊公代呈,繞過了審批百官奏折的進奏院,直接呈到了陛下的桌案前。
這份奏折是大理寺少卿司徒晟擬寫的。
他在奏折里自述,因為一年前辦理一件民間田地糾紛的案子時,無意中發現,朝中百官的職田不均,并非按照官位等階劃分。
他一時也是起了好奇心,便細細追究。卻發現原來先帝恩典,凡是官員名下的職田,賦稅較之普通田地要少許多。
于是有些不法官員,趁機大肆圈占民田,虛報職田,減免了賦稅,卻讓民間百姓佃農苦不堪言。
更是讓那些奉公守法的官員與貪官相比,職田不均,收入參差,長此以往,如何激勵官員廉潔奉公豈不大開貪墨長河這樣實在違背了祖宗定下職田恩典本意。
最重要的是,長此以往,大量田地瞞報賦稅,造成國庫空虛,實在是動搖了國之根本。
是以,他雖則不是戶部官員,可是卻越查越是心驚,斗膽越權,寫下奏折一封,讓陛下可以體察民情,根除積弊,充盈國庫。
陛下看著司徒晟的奏折,以及里面列舉官員及其親眷圈地的數目詳細,絕非臨時起意的杜撰,看上去可信,也是讓人越看也是心驚。
因為這封奏折,簡直寫入永慶帝的心里。
現在國庫空虛,北方邊關卻有虎狼虎視眈眈。而今荊國提議通市,并非朝之有需,而是那虎狼之國急需關內鐵器,鹽糧。
一旦開市,如果有不法之徒借機倒賣鐵器,很有可能養虎為患。
而那荊國提出的要求更是過分。不但要求開市,還不許晉朝抽取買賣賦稅,只能低價賣出關內貨物。
萬歲爺永慶帝覺得若答應了這些條款,當真是要再經歷一次負水之恥,讓他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可若不答應,荊國一旦撕破臉開戰。先不說朝中老將退隱,無可用良將人才,就是現如今這空蕩蕩的國庫,又如何撐得起大筆軍費
永慶帝為了錢銀的事情,這幾日來都是心情不暢。可是司徒晟所提的均職田,若是實施得宜,就是切切實實利國利民的來錢路子啊
萬歲不僅抬頭又細細看了看這個年輕的官員。
他的年歲并不大,按著官員錄籍,也不過年二十有五,正是官員需細細磨礪,增長才干的時候。可是那一雙眼真是透著超乎年齡的沉穩。
所以當京城臭名昭著的酷吏司徒晟搬進來時,巷子里的各戶人家都派人出門,跟司徒家的管事寒暄,順便再套套話,看看司徒晟是走了什么機緣,又升官又賞賜宅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