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琳瑯以前好像聽一位老江湖講過,真正見過生死之人,往往不再畏懼神明,遇魔殺魔,遇佛殺佛便是這般道理。
因為只有遭遇過極致絕望的人,才會懂得天地之間,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成為自己的神祗。
而司徒晟不信神明,又是因為哪般不過想到他童年凄楚,若是因為這個而不信神明也有可能。
楚琳瑯拜好了佛,又求了平安符之后,便準備喊司徒晟下山。
不過司徒晟此時正駐足在殿外一處石碑前,看得很入神,連琳瑯走過來,都不曾察覺。
琳瑯走過去看,發現那是題寫經書的碑文,落款是“本如居士”。
她不太會鑒賞書畫,難不成這字寫的很好看,所以他才會入迷
聽琳瑯問起,司徒晟才回神過來,淡淡道“這是曾經的輔國將軍楊巡的號。”
楊巡就是那位在負水一戰,戰死沙場的楊巡將軍
大晉舉國凡是上些年歲的人,誰人不知曾經的戰神楊巡
他十二歲從軍,小小年紀就奇襲敵巢,一戰成名。此后,這位將軍為大晉搏殺出了二十年的邊線和平。
若是再無戰事,楊巡當是功勛卓著的國公名臣。
可惜負水一戰,抹殺了這位將軍之前所有的豐功偉績。據說他被人出賣,身中埋伏,身首異處,砍下的頭顱被荊國人高掛在王帳旗桿之上長達一年,受那些鷹鷲撕咬
最要命的是,他還有個被俘之后,投敵的長子楊毅。
司徒晟看著那石碑,伸手慢慢順著那一道道比劃臨摹,目光也變得深沉,似乎沉浸在不可說的往事里。
據說當年是靜妃表姐妹二人先入了太子府,深得陛下寵愛的卻是靜妃的表姐。
諸位皇子里,只老四能與他一較高下,有了靜妃加持,以后儲君之位有沒有變數也很難說。
而如今,曾經威震八方的楊家戰神,已經成為了大晉朝上下心知肚明的不可提說的名姓。
那靜妃也夠有心機的,什么冷宮種藥制作藥包,這全是那位早逝佳人當年的愛好,靜妃做這樣的扮相,不就是勾起父皇懷舊的記憶,再咸魚翻身嗎
太子滿意地點了點頭。他今天的心情不錯,方才在后山看了看自己的死對頭皇叔。
想到這,太子的眼皮再次跳了跳,不過轉念一想,他又覺得庸人自擾。
陛下若是一意追查,豈不是變相抽自己的嘴巴,承認了自己愧對功臣楊巡
聽太子殿下這么說,陳方立刻心領神會。
琳瑯尋聲轉頭望去,只見一個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在一群侍衛的簇擁下緩步走來。
而太子今日出現在這,也是有原因的。
想到這,他冷笑一聲,也懶得再跟這京城新晉的臭狗屎說話。
現如今才發現,這人莫不是圣賢書讀多了的傻子居然捅了百官的馬蜂窩,全然不想鬧了這么大的陣仗,如何收場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一陣腳步人語聲。
對于司徒晟,太子的觀感十分不佳。他原本以為此人心機深沉,只是順勢而爬之輩。
司徒晟似乎自嘲一笑:“你是拿我做了見不得光的”
而那靜妃出身并不顯貴,不過是小縣丞的女兒罷了。偏偏獨得了陛下愛寵,如此隆寵竟能延續數年。而她的父族,也因為她雞犬升天。
他低聲道“請太子放心,我這便去安排”
太子也是最近才知,靜妃如此受寵也不過是愛屋及烏的慰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