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陶皇后也是要臉的,更是為了兒子的太子之位,從來不跟外人和陶家說這些事,只圖維持個帝后和睦的假象。
再說廳堂里方才唇槍舌戰的時候,琳瑯就閑閑抓著一把瓜子,躲在一旁聽個熱鬧。
表面看招的是侍奉太后的女官,可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次入選的女官里是要選些出色的,填入陛下的后宮。
可惜太后看到名冊時便皺眉道“既然是受封了郡主,便是陛下的小輩,入宮進來作甚”說完,便將郡主宜秀的大名一筆勾掉。
說這話時,云夫人心里都要笑出聲了。
誰人不知,這位郡主當初也入宮去見太后了,很明顯云家也想再送個女兒入宮,幫著姑姑固寵。
這種莫名其妙的知音碰撞,真是有些搞笑。
還是楚琳瑯注意到了,幾步走過去,手疾眼快地替她將東西擺放整齊,而且分毫不差,陶小姐這才重新穩住了呼吸,完美而從容地與先生對答。
內宮就是龍潭虎穴,別的不說,光是大姑子靜妃娘娘的手段,就讓云夫人心驚膽顫。
所以就算陶小姐身邊有丫鬟伺候,也有不到位的時候。
陶小姐脾氣倒是很好,并不申斥人,只是親手默默逐一糾正。
當時年紀輕輕,陛下還是太子,與太子妃從此起了隔閡。
那馬夫一臉歉意“方才走到路口走神了,現在掉頭也來不及了。不過現在街景不錯,楚娘子要不要下來走一走”
至于那位叫方曉念的側妃早死,似乎還另有隱情,隱隱跟陶皇后有關。
不過自那以后,楚琳瑯發現陶雅姝每次看到自己,沖著自己點頭微笑時,似乎帶了幾分真意。
結果帝后二人都不說破,倒讓不要臉的陶家沾沾自喜,真以為帝后情深,不忘舊人,如今又要弄個跟陶皇后肖似的陶雅姝進去。
按理說,像陶家這等簪纓世家,她家大人就算不費心結交,也該好好相待才是。
在楚琳瑯看來,若老夫少妻,又不是少年帝后相伴成長,一個正當芳齡的少女若嫁給能當她祖父的老頭子,就算他貴為帝王,又有何樂趣可言。
聽完了八卦,吃完了茶點,楚琳瑯就可以拍拍手走人了。
不過楚琳瑯并不打算將自己與陶小姐的這份友誼延伸下去。
陶小姐向來話少,可是宜秀郡主在這樣的場合不給她面子,自然要有理有據地反擊回去。
她這嘲諷一出,滿堂靜寂,大家都不知該如何接話。
眼看著女兒被奚落,那位云夫人也不是好相與的,故意笑道“能入選自然得誠惶誠恐些,畢竟關系到這一府榮耀能否再續我家宜秀就不同,沒有陶小姐沉穩,就算入宮也得丟丑。不如養在家里,可不敢跟太后她老人家添麻煩。再過些日子,她父親就要給她議親了,她可沒陶小姐你這么好的福氣,能入宮盡孝”
不過陶小姐倒是從來不會盛氣凌人,對待同窗們雖不熱情,可也不屑于像宜秀郡主之流,八卦別人的短長。
這批女子入宮便有著與其他選錄宮女不同的殊榮。
原來這位一向端莊話少的陶小姐的口才甚好,可見不是個好惹的。
當然,也有她力所不及的時候。有那么一次課間,一些玩鬧的同窗不注意,將陶雅姝桌子上的東西碰亂了。
楚琳瑯在馬車里坐得腿麻,聽了他的建議,索性下了馬車,領著丫鬟小廝一路走回去,順帶也欣賞一下沿途擺設的鮮花。
虧得有個經營店鋪的同窗,什么奇巧東西都能弄到。而其他幾個小姐也是如此,紛紛感謝楚娘子門路廣,弄來了這些不好買到的熱銷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