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楚琳瑯告別了師母之后,便上了馬車,準備往回轉。
女子天性,遇到了可以照見人影的東西就想照照。
甚至有人露骨夸贊陶雅姝像極了當年的陶皇后,都是如此儀態端莊。
誰想到,她如今頂著二十四歲的高齡,竟然入了學堂,結交一批小友,將少女時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慢慢補齊了
琳瑯自顧著整理著被擠得有些發亂的鬢發,壓根沒有注意,在她們身后不知何時跟上了幾個鬼鬼祟祟的漢子。
她若是陶小姐的娘親,可舍不得自己的女兒入宮伺候老頭子。
奈何當時陶雅姝正站在堂前,接受夫子課間考問功課,不能回去整理。
楚琳瑯上過幾次課后,就發現了這位小姐有些獨特之處那就是她甚是計較細節。
在容林女學里,這位陶小姐可是頭等獨挑的一份,不光是她的家世出身,還有大氣端雅的容貌,本身淵博的才華,都讓人不容小覷。
幸好太后看不慣云家,將女兒的名字勾掉,不必入宮跟老頭子邀寵,只要尋一門乘龍快婿,才是保靠一生。
在轉過一個街角時,楚琳透過一處院門口上掛著的陰陽鏡,檢查了一下自己的鬢角,卻瞥見了不遠處似乎有幾個男人與自己同路,隔得并不算太遠。
是以落座的時候,楚琳瑯特意選了個離陶小姐她們遠些的地方,多吃茶點,少說話。
是以雖然只是采選女官,陶小姐得了周圍一眾貴婦的吹捧。
今日是花朝節的緣故,街市上的一些還未開花的樹上都粘上了絹布或者紅紙做成的紅花。
不過平心而論,還是宜秀郡主的運氣好些。
看見楚琳瑯跟華氏一同進入,陶雅姝先是一愣,然后矜持一笑,向楚琳瑯點頭打了打招呼。
穿得花枝招展的人們一路嬉笑,朝著城中的花神廟涌去,是以道路堵塞,馬車走得也不甚快。
楚琳瑯含笑看著這些豆蔻年華的少女們,心里默默想著她似乎從來沒有過這么天真爛漫的少女歲月。
又有幾個人能知,當年就算陶皇后不死,陛下也差點立下了廢后詔書。
關家的家教嚴謹,關金禾平日也買不到什么好水粉。
就算她有太后幫襯,進去了又如何只這一張臉就能讓陛下發自內心的厭惡。
依著她的家世背景,人品才貌,若是將來能生子,那么一直空懸的后位可能也是這位小姐的囊中之物。
等入了廳,楚琳瑯才發現,自己的同窗陶雅姝早也入了廳堂,正跟其他幾位女眷一同吃著茶點。
然后在華氏相讓下,宜秀郡主率先越過了楚娘子,快步入了廳堂。
楚琳瑯看了看路,皺眉問馬夫“怎么走這條路了多堵啊”
眼看著陶雅姝被人眾星捧月,一旁的宜秀郡主有些看不過眼,適時冷笑道“不過是入宮侍奉太后,做個女官罷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一朝封妃,榮寵六宮呢”
在楚琳瑯看來,司徒晟的停頓很不尋常,難道那時候他就已經知道自己要因為職田的事情得罪國公陶家
只是她們所行的方向,與要去花神廟的人潮相反,走起來也是挨擠吃力。
她的席子和桌子間,必定是三拳的距離,短一分也不行。而桌面上擺放的文房四寶,也要一絲不茍,分別有擺放的位置。